2022年12月1日 星期四

評論的評論︰見己而省


  這次十日談的活動,我參與了四篇評論的撰寫,發佈之後,想當然爾,四位作者們對於評論都有所反應,只是反應的强度不一。正常!人原本就關愛自己精心撰寫出來的文字,無論是誰都會有情緒波動,要是我也會如此反應。

  比較特殊的是,主辦者Ari與我在網上臨場探討了她的作品『見己而省』,我們各自對於鏡子的理解持著不同的觀點,一起評論了我的評論『《十日談》見己而省』,宛若兩面鏡子對照,反映出無限的鏡像︰評論的評論的評論⋯⋯

  無限的可能性。

  這個現象深深地吸引著我,引領著我更深入地去思考一些問題。

  以往寫分析與批判都是針對已經作古的大師,爲學原則要求我們不能重述文本内容,而是提出自己的批判觀點。一向不寫影評、樂評、書評,就是因爲一直以來分析批判文字寫得過渡與浮爛,想卸去堅甲寫文學軟性的文字。

  雖然慣於撰寫論述性的文字,但寫了評論,又能直接與作者討論自己的評論,這倒是頭一遭。

  與Ari討論完畢之後,心中第一個浮現的念頭︰是要以現象學還是詮釋學的觀點來看待這個問題?

  以胡塞爾現象學的觀點來看,人對於任何客體現象的理解都帶有某種程度的主體意向性。從事物理學研究的諼爸常言,讓數據運算出的結果與最初的假設與命題相吻合,科學研究真的是探求真理嗎?還是只不過是撰寫論文的需求罷了!連物理學研究都是如此了,更何況是探討人性與情緒的文學作品。

  我們都是以主觀眼光來看待現象世界,而主體意向性的構成(養成)主要是來自我們的生活世界(Lebenswelt),來自經驗世界的「背景」或「視域」,有趣的卻是我們在言説當中,並非全然地「主觀」,所有的理解又同時都指涉某種程度的客觀性。這是現象學的精要︰人誤認為自己的觀點指涉著某種客觀性,因這種錯覺卻繼續不斷地陳述主觀意見、期待對方客觀地回應。

  以我理論抽象思考的背景和Ari西洋文學訓練的背景,這兩個領域側重原本就不同了,有趣的是我們在一同探討一部作品時,在討論中又指涉著某種客觀性︰對於鏡子的理解。卻撞擊出相當不同的詮釋觀點,其中的過程真是峰回路轉,值得令人玩味。

  我必須承認,自己是一個意向性相當强烈的讀者,否定客觀理解的可能性,偏重主觀詮釋。自己的閲讀策略是先從文本中解碼出幾個抽象概念,讓描述、情緒、人設、情節都圍繞著這些概念去串連,在『見己而省』這部作品中,我找到的是鏡像的兩義性與虛實的矛盾性。

   Ari當初在構思鏡子時,有一個層面是我沒有讀出來的,鏡子象徵著主角克萊倫斯的自制力,所以他不時聽到鏡子慢慢裂開的聲音,代表著他的自制力一點一滴地在崩潰之中。鏡子同時也是象徵著主人翁與自我情感的疏離,他在旅店的那夜幾乎認不出鏡子中的自己,因為生活拮据,長期壓抑著那些情緒,壓抑到自己不再認得那些情緒了。

  雖然在故事情節發展的過程中,他的情緒一直都是處於平靜的狀態,甚至是「應該要感到憤怒悲傷,但他什麼都感覺不到」,最後象徵自制力的鏡子卻在龜裂,龜裂一方面讓他脫離了「如鏡的品格」的家規束縛,另一方面讓他懂得發洩自己的情緒,他憤怒地與碼頭工人扭打起來。

  最後鏡子也碎了,他徹底地擺脫「見己而省」的束縛,終於能在河水的倒影裡認出自己來,與自己和解,自我不再疏離,接納了自己。

  以上是作者對於自己的作品的理解。

  作者原先的構想是,鏡子代表著主體性的異化疏離(Entfremdung),爲了要保持如鏡的品格,主人翁一直壓抑著自己的情緒與憤怒,而鏡子破碎即是主體揚棄了異化疏離的存有狀態,超越了家族包袱,掙脫如鏡品格的束縛,最後從河水中又看到是一個「完整」的自己,接納河水中的自己,與自己和解,若以這樣的角度去解讀,辯證法的況味更加濃厚了。

  這一個觀點其實作者在「後記」中有提到,而我想寫出不同的觀點,便將結局詮釋為,他的憤怒是爲了要維護自己最後的尊嚴、家族的尊嚴,而以往在鏡子中所看見的形象卻徹底的破滅了,我著重於分析鏡像的兩重義︰實像與虛像之間的辯證關係;並以鏡像虛實兩義對應主角的雙重身份,貧窮與富貴。

  作者在討論中還提出一個問題,故事結尾主人翁又繞回到「見己而省」上面,理論上「見己而省」應該要捨棄了,她不確定這樣會不會讓讀者在意義上產生混亂,雖然可能結尾的「見己而省」的意思已經跟原來有所不同了?

  我後來想到,禪宗中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來描述參禪心路歷程的轉折︰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1]

  作者最後讓結尾回歸到「見己而省」,不就是説明禪學的這個道理,主角回到「見己而省」,便是︰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

  他不僅是與自己和解了,也與束縛捆綁他的家訓和解了,心理重重壓抑抵禦的歷程最終徹底地放下,他心中不再有怨懟,讓家訓回歸「如鏡品格」的純淨本然。

  很難得的是,一篇短篇能讓人暢快淋漓地思索這麽多,產生出多重意象、多層次的效果,歧義的產生反而更顯現出這篇文章在構思上多具巧思。


[1] ​ 這是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所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語出『指月錄』卷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