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6日 星期五

歷史散文


資料來自︰時間的女兒

一年前和兒子看了一部俄羅斯影集︰『葉卡捷琳娜』,女主角就是歷史課本裏的凱薩琳大帝,葉卡捷琳娜則是俄語發音,在中國大陸這個翻譯比較通行。總之,這部戲觸發了孩子學習俄語的興趣,也讓我興起撰寫歐洲歷史宮廷小説的念頭。追完戲之後,我便著手寫了『涅瓦河畔的冬宮』一系列短篇,開始了我的歷史小説之旅。

寫歷史小説的同時,就以收集到的資料,一點都不想浪費,撰寫『病慾雪國』一系列歷史散文,算是副產品。創作就是這麽有趣的一件事情,原本以爲言情會是自己主要的創作元素,後來卻走上歷史小説之路,是始料未及之事。

還沒嘗試歷史小説之前,雖然小説的背景也是設定在古代,寫時卻小心翼翼地,深怕碰觸到歷史考據的艱巨任務。自己也算是歷史系科班出身的,一直以來對於史學界那種「鑒定真僞」、繁瑣的學術討論相當厭煩,再加上史界都有史料癖,手上沒有第一手史料,卻冒然去討論歷史的議題,心理上的焦慮與恐慌其實是有的。

然而,當創作方向逐漸向歷史靠攏時,瀏覽處理資料的過程中,雖談不上什麽「歷史考據」,但「調查」在位統治者及其身邊的人事物,是基本工作。後來,索性撇開求證精神,斗膽操刀寫起歷史散文,自己覺得爽快就好,管他什麽史料不史料的。

歷史與虛構在某種程度上是互斥的,小説的本質是虛構,撰寫歷史(真實)小説(虛構)時,如何拿捏到『三國演義』的七分事實,三分虛構,歷史功力非但要很深厚,而且還要在忠於史實的前提之下,游走於虛實之間,不出差錯,是件困難的事。再者,創作者不能只是拾人牙慧,還要進一步去超越歷史人物固有的刻板形象(例如︰曹操奸臣的臉譜),重新賦予歷史人物新的性格與生命……目標聽起來很偉大,實行起來卻很困難。

對我這個還處於摸索階段的人來説,目前能做到的只是,借用歷史時空的舞臺,以及歷史人物的軀殼,將虛構的情感注入其中,極力避免去處理歷史的問題(諸如︰政策、黨爭、戰爭等)。歐洲宮廷生活中,最重大的一樁事便是聯姻,聯姻涉及國際外交,是把歐洲各國捆綁在一起的「紅線」,算是我觀察歐洲史的一個切入點。

以上是歷史小説的部分,接下來談歷史散文。

寫了一陣子歷史小説副產品——歷史散文之後,我也開始思考如何開創另類風格,就以目前網上擊點率極高的Podcast︰『時間的女兒』來看,八卦風格幽默討喜,網紅是意料中的結果。剛開始接觸時,這個頻道所觸及的國家與斷代,與我密切關注的十八、九世紀俄羅斯普魯士還沒什麽交集。

一年前Hazel所處理的「國別史」,是我目前不會考慮的國家,例如英國史、法國史與西班牙史,因此不是很注意這個頻道的動向。

一年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最近又去聽「時間的女兒」,才發現人家的進度早就已攻陷了俄羅斯,迅速處理了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也講完德意志兄弟之邦奧地利,這三個國家剛好是我的焦點。

這逼迫我去思考一個問題︰歷史散文要如何撰寫才能突破目前的八卦網風?若是自己也是在做跟別人一樣的陳述工作,按照這樣的風格繼續寫下去,其實意義不大。我自己必須跨出另一步,除了參閲網上資料之外,必須去買些專書來參閲,否則自己所看到的資料與播客們所過濾的資料,其實都是一樣的,都是源自網上,以同樣的材料,大家所做出來的東西極爲相似,内容大同小異。

就沒寫它的意義了。

而我思考的並非如何在歐洲史這個領域上,一揮而就,一炮而紅,也不是想去挖掘更冷僻的議題來大做文章?老實説,歐洲史就内容而言,原本就讓人難以下嚥,不但是國家太多,人物太多,這些人又都是近親通婚,光是去搞清楚王室之間的親屬關係,保證讓你暈頭轉向,失去方向感。

至於熱門題材,諸如︰亨利八世的離婚案,路易十四路易十五的情婦們,凱薩琳的男寵們,還是安妮女王的女寵們……這些人人都在做。若是去開發冷僻的題材,會有人捧場嗎?

不禁自問?

在熱門與冷僻之間去找到一個平衡點,非但困難,而且是相當困難,幾度想放棄,至今還未放棄的原因是,寫小説收集材料時,總是不斷地讀到了非常有趣的歷史故事,一時心癢難耐,最後還是動筆又寫了幾篇,權當作筆記與花肥也好。

日前想到一條新路,撇開小説虛構元素,結合小説的戲劇性與散文的真實性兩者,也就是所謂的戲劇散文,將歷史素材加上戲劇元素,以散文呈現,但又不只是歷史科普知識的平鋪直敘。

基本上,中國歷史上,早已存在這類型的歷史散文傳統,左傳、戰國策與史記,都是强調戲劇性的歷史書寫,作爲史書的同時,也是史上難得一見、優秀的文學作品。左傳長於敘事,情節富於故事性和戲劇性,善於描寫細節與刻畫人物性格。史記把歷史事件和人物事跡故事化,故事情節曲折跌宕,渲染氣氛,製造戲劇效果。史記以紀傳體為文體,為人物立傳,基本上就已經是一種側重描寫人物的書寫了,司馬遷善於刻畫人物心理活動,選擇歷史人物一生中最有典型意義的事件,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並善於細節描寫,以瑣事烘托人物的性格……都是小説塑造人物的手法。。

前些日子曾經針對「歷史散文」寫了一篇文章︰『太陽王與同性戀弟弟』,在這裏再度把文章調出來,一併出場︰

如何將歷史寫得不煽情、不俗爛,又不枯燥無味、不成爲最佳催眠曲,讓人看了昏昏欲睡?

近日,Stefan Zweig的『Sternstunden der Menschheit』帶給了我一些新的省思。

這位中譯為褚威格的樹枝先生,即是名著『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的作者,我現在提到的這本書也有中譯本,稱爲︰人類群星閃耀時:14個容易被人忽略卻又意義深遠的「星光時刻」。

相較於他另外兩本歷史人物傳記︰『瑪麗斯圖亞特』與『瑪麗安東尼』,這十四篇歷史短篇的結構相當特出,引發我去思考一個問題︰如何捏出自己獨特的風格來創作歷史散文?褚威格的筆法稱爲歷史特寫(historische Miniatur),他將筆觸凝聚於某一個歷史時刻,把這一個時刻當成藝術品一樣來精雕細琢,就以書名而言,這個片刻就如歷史中的一瞬光,照亮了夜空。

不過老實説,褚威格所選擇的題材,諸如︰拿破崙在滑鐵盧之役、杜斯妥耶夫斯基被赦免死刑、托爾斯泰死前、太平洋的發現、斯科特的南極探險等等,大多是戰爭與探險,感覺上是偏向男性讀者的口味,我則會去關注女性讀者所喜歡的題材,側重女性在歷史上所發揮的影響力。

褚威格在『前言』中曾為他的書名做了一番詮釋,從中透露了他特有的「片刻決定歷史」的史觀︰「歷史大部分時候是個編年史家,他冷漠而持久地穿針引線,將那根巨大、歷經千年的鎖鏈環環相連,因爲所有的巔峰時刻需要綢繆,所有非凡之事需要醖釀……世界總是荒疏了漫長無謂的時光後,真正的歷史性時刻,真正的群星閃耀的時刻,才會登場……這些充滿戲劇性的巔峰時刻,這些生死攸關,超越時代的、決定性的時刻,往往發生在某一天,某一個時辰,甚至發生在某一個分鐘,儘管這樣的時刻在個人命運乃至整個歷史進程都難得一遇……」

偉大的歷史時刻是歷經漫長的醖釀綢繆,才會一夕爆發出來。

這與我所思考的歷史脈絡的確有交集,但我會偏重在「蝴蝶效應」上,所謂知微見著,一葉知秋,從小事件預見大結構與歷史長河脈動方向。也就是說,我不會單單只是雕琢一場偉大的戰役、一位偉大的英雄或是偉大的創作者,在某一個時刻所發出的耀眼光芒而已。多半會傾向以一個微不足道的片刻來作爲歷史長河的切入點,更會去關注,從這個切入點到底可以觀察到什麽樣的世界趨勢與國際情勢?

解剖一個人時,嘗試著從這個人身上去尋找他的家庭、家族及血脈所帶來的人力資源?

一生單打獨鬥的腓特烈大帝,如何在所有的歐洲國家都與他敵對時,找到他的盟友?

英國。

那是因爲,統治英國的漢諾瓦是他一生最摯愛的母親的娘家,普魯士與英國結盟,就是他母親的嫁妝。

從帝王所娶的皇后,來看戰爭盟友會是何人?對於研究歐洲史來説,至關重要。一個國王死後的王位繼承,原本是家務事,但在歐洲往往演變成全歐性的武裝衝突,原因何在?因爲歐洲王室之間都有血緣關係,王位繼承每個國家都有份,很容易演變成全歐性的戰爭,站在帝王背後的那個女人是何等的重要。我不得不説,這是歐洲政治運作的特色之一。

對腓特烈而言,決定七年戰爭的不是勃蘭登堡奇蹟(注一),而是那雙推動搖籃的手。

這是「時間的女兒」與「己歷歷人」兩個歷史頻道都沒有處理到的面相,但研究七年戰爭的德國歷史學教授Füssel卻說︰「漢諾瓦是關鍵。」(注二)



【注一】勃蘭登堡奇蹟發生在1762年,俄羅斯女皇伊莉莎白崩逝,她出身北德的外甥彼得三世登基為沙皇,彼得極度崇拜腓特烈,馬上下令撤軍,把佔領的土地統統歸還給腓特烈,並送給腓特烈一支軍隊幫忙普魯士打仗。彼得不但背叛盟友,同時也背叛了國家利益,他的決定馬上遭到俄羅斯貴族群起反對,後來他的妻子凱薩琳推翻了他,繼位為女皇,是爲凱薩琳大帝。
【注二】 Marian Füssel, Hannover ist der Schlüssel, in: Der Siebenjährige Krieg, G Geschichte 9/2021, S. 62-63.



2022年12月3日 星期六

餘波︰冬宮⾸度被翻譯成台語⽂


以⾊列⼈以七為神聖,原本台語⽂七論已經寫完了,不該狗尾續貂再寫下去。

然⽽,就只那麽⼀瞬間的不注意,睡了⼀覺,醒來之後,正在連載的新作︰【 涅⽡河畔的冬宮 】,昨天才上傳的說,⽴⾺便被翻譯成台語⽂了。

哇!果然是三把⽕的做事效率,新作才剛起個開頭,都還沒想到結局,離完稿還很遙遠,就已……被翻譯成台語⽂了,被青睞的程度前所未有,何其有幸?

這個消息⼀定要與⼤家分享。

譯者留⾔如下︰台灣無經歷過皇室皇權這種,⽏過讀外國⽂學嘛是趣味趣味。感謝你的分享外國⽂學翻譯的華語⽂。⽐較少看露西亞⽂學,獲益匪淺。


台語⽂ translation

索菲亞惹空皇權,膽敢佮⼥皇搶查埔⼈,⼥皇袂輕易放伊 soah,保羅佇虎豹⺟的⺟親ē - kha⾺是活甲無輕巧,不禁同情,吐⼤氣唉聲講:「索菲亞⼀个⼥官竟然膽敢(tám-ká ⁿ)佇

⼥皇下⾯做彼種代誌,⽽且將伊明明⽩⽩呈現阮⾯前,除⾮(tû-hui)是你阿⺟有同意,無伊佗位來的彼種膽?你阿⺟只不過想欲藉這擺機會刣掉格⾥。」

「奧拉洛夫⼀家伙,傷⼤尾,若無共 in 幹掉,有的⼈著會無歡喜囉。」

伊輕輕啊捏拳頭⺟,佮保羅簡單交換幾句話,⼼內想通啊,「是普譚⾦ neh?」


原⽂連結︰【 繾綣之三

她本以為是普譚⾦與瑟秋佈下的局,⾃⼰真的是將⼈性想得太過簡單了。然⽽整件事情令⼈⼼寒的是,⼥皇對親兒⼦的態度,竟然不如對待⼀個寵男,對她⾃⼰的⼼意,竟然跟對待索菲婭⼀般,只有⼼計利⽤,⾏思⾄此,不免瑟瑟發抖。

保羅將蘇菲冰冷的⼿放在⾃⼰的⼼⼝上焐著,她凝視他神⾊,索菲婭挑釁皇權,跟⼥皇搶男⼈,⼥皇必不會輕饒,⽽保羅在强勢的⺟親下求⽣存,也是萬般不易,不禁⼼⽣憐憫,便慨然嘆道:「索菲婭⼀個⼥官膽敢在⼥皇寢宮内做下這事,⼜把事情明明⽩⽩地攤在我們⾯前,除⾮是你⺟親授意,她哪來的這個膽啊?你⺟親不過是想藉此機會除掉格⾥。」

「奧拉洛夫⼀族,尾⼤不掉,若是不除去,難免有些⼈不開⼼了。」

她微握了拳,與保羅略略交換了幾句話,便已豁然明了,「是普譚⾦麽?」保羅喟然,「她是在為普譚⾦造橋鋪路啊!」




拙作原⽂以網底標識出,請⼤家參閲⽐照原⽂,幫我看看翻譯得如何,不會台語⽂的我,無從判斷起。

嗯!我⾃⼰雖然看得不是很懂啦,期待教育當局讓我們的下⼀代更加努⼒、更加精進。更加發光吧!

⼤家加油了!

結語︰不是不喜台語⽂,⽽是不喜⾮台語⽂不可的意識形態


這⼀系列⽂緣起於⾼澄天三⽉時發佈的⼀篇⽂章︰【 如果思想與情感能夠展現台灣精神,需要在意作家書寫的是台⽂或是中⽂嗎?

當初寫的時候因爲有太多地雷,沒敢發佈,也沒上傳臉書給台灣的家⼈閲讀,只把暗⾃⽂章掛在個⼈⾴上,原本是想應該無⼈有興趣閲讀,沒想到還是不少⼈讀了。

近⽇因散⽂集︰『⾛在莫⽐烏斯環上』被選⼊⽂學牆,因此決定將之補充改寫成七篇社論,放在這裏。

當初之所以會寫這些⽂字,純粹因爲⾃⼰眼中最美麗的⽂字竟然被政治醜化了,於是在這裏想說幾句話。台語⽂派處處打壓漢⽂化,祭出台羅混雜的台語⽂,讓全台灣⼈都動⼼(當然不少⼈跟我⼀樣是動怒了),難道這樣的⽂字靈感是來⾃⽇語和漢混合的書寫形式?

⼈家⽇本⼈可是把假名與漢字混合得⽐純漢字更加優美。請原諒我過於看重美感視覺。

⽽台語⽂有三種,全漢⽂,漢羅⽂,全羅⽂,學童學⼀種語⾔的讀寫要學三次,才學得全。就務實⾯,在國⺠教育中實施起來有些困難。

然⽽這看似⼗分複雜的台語⽂,卻讓⼈無所適從了,讓⼈對⾃⼰的認同意識產⽣了疑慮。⽽這種讓敵⼈⾃亂陣脚的攻略,似曾相識。

這不就是中國爲政者最想要的結果呢?

不禁懷疑來招降的網軍是爲誰⼯作,拿的是誰的錢?⼀般化妝品推銷⼩姐總是先把你説得美如天仙,再把產品賣出去,讓妳⽤了他們的產品之後傾倒衆⽣。⽽這個網軍就不同了,先讓你覺得⾃⼰是個孤陋寡聞的⼤蠢蛋,然後硬把產品塞給你補腦。

這種官僚作⾵似曾相識︰為政者總是讓⼈⺠覺得⾃⼰⾮常不⾏,然後進⾏再教育,以便將你形塑成他們所要的樣態。

更絕的是,台語⽂派所持的理由是,台語⽂可以掃盲,只因爲台灣還存在⼀些只會說台語的⽼⼀輩,但⼀説到⽗⺟年⽼了不想學台語⽂,應該尊重⽼⼈家的意願,話鋒⼀轉,⼜變成台語⽂政策所實施的對象是新⽣的⼀代,那不是更縹緲如雲漢了,難道他們預期,下⼀代定會上網閲讀台語⽂?

最近收到⼀個好消息,⼀本研究曾祖⽗的學術專著要出版了⸺百感交集。

多年前曾與這位在⼤學任教、專⾨研究曾祖⽗的留⽇博⼠接觸,家⼈甚⾄登⾨造訪過這位學者。⾃⼰雖也研究過歷史,研究的卻是歐洲史。

因深愛歐洲史⽽寫歐洲歷史⼩説。

收到消息時,正好是我寫這些台語政策批評⽂的時間點,⾝爲曾祖⽗的後⼈,不知他在墳裏是作何感受?

無妨!曾祖⽗當年出版的著作便是正港的漢⽂漢詩,是爲了喚起台灣⼈的漢⽂化意識。在這裏要强調⼀點,「⽂化協會」在⽇據時代倡導的是漢⽂,⾮台語⽂,倡導漢⽂的⽬的是爲了反對統治者的語⽂⸺⽇⽂。

曾祖⽗應該會諒解我的⽴場,他喜歡的也是漢⽂。

時過境遷,政府倡導的東西雖然改變了,但意識型態運作的模式並⾮全然翻轉。曾祖⽗那⼀輩⼈的作爲,以倡導漢⽂,來反對統治者的語⾔⸺⽇語,借此倡導⺠族⾃覺,請注意是漢⽂,不是「台語⽂」;⽽國⺠政府來台之後,⺠間⼜起⽽反對統治者的語⾔⸺「國語」,反對國⺠黨的⼀黨獨⼤,因⽽倡導台語與台灣本⼟⽂學。

曾幾何時,反對黨上臺,台語⽂經過⻑期的陣痛,⿇雀變鳳凰,主政者⼜以同樣的⼿段來對待我們⼈⺠,可憐台語⽂卻被爲政者利⽤。⼤家有沒有發現,不管誰上位,語⾔政策的運作模式都很接近,他們⾮得要塞給我們⼀種新的語⾔不可,借此對我們進⾏徹底的洗腦。

台語⽂在這種複雜的政治背景之下,政⾵吹向改變,搖⾝⼀變,變成台灣⾃覺意識的⼀部分,成爲學界⼀項熱⾨的研究項⽬,⽽北京話卻變成被打壓的對象。

然⽽,這些歷史變⾰只説明了⼀件事情,我們再也無法以「中⽂」來⾃覺了。在台灣⼈⾃覺之前,語⾔要先⾰命!

⽽這種危機意識,也炎上⽂創界,欸!連⾃⼰⽇常使⽤的語⽂都無法深愛了,叫創作者如何創作?

無論是誰執政,我們⼀次再⼀次地經歷著同樣的事情,被迫放棄⾃我。我不是不願寬容台語⽂,⽽是不喜⾮台語⽂不可的意識形態。

我在這裏要説的無⾮是,愛漢⽂,愛漢⽂化,並⾮不愛台灣。這兩者之間沒有絕對的因果關係,畢竟全台皆能嫺熟地使⽤北京話,亦接受從中國移植過來的漢⽂化,難道我們都因此不愛台灣嗎?

⼤家何過之有?

我們⾮得以「中⽂」來⾃覺,不可;以此來傳達我們的訴求,無奈啊!

選擇哪⼀種語⾔創作是天賦⼈權


承上⽂︰ 唯有台語⽂才能展現台灣精神嗎

很顯然地,台灣⾯臨著⼀種國語⽂危機,有些⼈認爲普遍被使⽤的漢⽂與⽩話⽂,已經不⾜以代表台灣精神,必需再展開另⼀次五四運動,以⼀種全新的漢字與羅⾺字混雜的台羅⽂,才能代表台灣這⼀個⺠族,⽽台灣⼈作爲⼀個思想主體,才算是具⾜,否則便是不⾜。

現在回到這系列⽂的緣起︰我來⾃台灣,⽣活在國外,創作題材主要集中在藝術、⽂化與歷史,卻從不碰觸台灣社會這個題材。

真的是花了好⼤的篇幅來説明爲什麽⸺因爲我不會台語⽂啊!

在這篇「安可曲」裏要傾訴的⾔語其實並不多,無⾮再次重申,語⾔⽂字不應淪爲意識形態的⼯具,執政者的籌碼,任何⼀位創作者都擁有⼀種⾃由︰

無論是誰都有⾃由去選擇最貼近⾃⼰的那⼀種語⾔與形式去思考與創作。此事無關⾝份認同與政治理念,這是天賦⼈權。

我選擇以充滿中國元素的「古⾵」撰寫古典歐洲,這與政黨政治與⾝份認同無關,⼼中更無懷有將台灣精神發揚光⼤的使命感,流芳萬世的企圖⼼,只是很單純寫出⼼中所想,將⾃⼰的⼼語付諸於⽂字。

以最直接的⽅式將所學所⾒表達出來,不想再歷經⼀番勤學努⼒才能從中萃取出某些⽂字,台語⽂真的是離⾃⼰的⽣活世界太過遙遠了,也與所學無關,⾏亦無餘⼒去鑽研完全陌⽣的南島語系。

⽽地緣上的南島語系,爲政者的確要去成全與維護這個族群的⺠族認同,但無需强迫其他⼈必須跟著認同。美國獨⽴⾰命之後,脫離了英國統治,無⼈倡導學童應該學習印第安 語,⼀直以來與英語相安無事。

台灣⼈是否也該試著與漢⽂相安共存?

回想⾃⼰與南島語系接觸最深刻的時光,是在雪梨的那段時⽇,兒⼦學校同學中有幾個是來⾃菲律賓的移⺠,放學時孩⼦們在校園中追逐嬉戲時,我們幾個媽媽便坐在⻑廊上閒話家常,那時我曾經聽過無數次的 Tagalog。

同學的媽媽跟我說了,她來⾃最靠近台灣的島嶼,在海邊就可以看⾒台灣島了。同樣的話我在⽇本 Home Stay 的媽媽也曾經對我說過︰「我在沖繩的家鄉是位於最靠近台灣的那座島嶼,在海邊就可以看到台灣島了。」

何其有幸,曾經與來⾃最靠近台灣南北兩個島嶼的⼈相識相交︰⼀個是⽇本⼈,⼀個是菲律賓⼈。

菲律賓媽媽從⼿機上,把她家鄉慶典的影⽚播放給我看。啊!無論服飾、舞蹈、⾳樂,讓我想起了台灣原住⺠的舞蹈,正如同住⽇本時,餐桌上的苦⽠⼀般,百感交集,有苦説不出。

即便如此,⾃⼰⼼中⾮常清楚,菲律賓傳統歌舞是屬於菲律賓的⽂化認同,就算台灣也有,但對我這個台灣⼈來説,彷彿似曾相識,並⾮屬於⾃⼰的⽂化認同,⼼裏也極爲明⽩,台灣⼈熱衷的⺠俗慶典活動是⼤甲蜂炮與媽祖遶境。

連媽祖都不是出⾝台灣。

我們應該尊重原住⺠⽂化,反之,也應該尊重從中國移⺠⾄台灣的漢⽂化,不應該處處打壓。打壓漢⽂化這就如打七傷拳⼀般,只會反過來傷害⾃⼰,動搖了國本。台語⽂聽起來很動⼈、很蠱惑⼈⼼,卻讓⺠衆無所適從,模糊了衆⼈的認同意識。

這不是中國領導者最想要的結果嗎?突感,情境轉換成諜對諜。

⾃⼰所學原本是歷史與宗教,處理的資料皆是古典⽂字,因所學緣故,在創作上便選擇了台灣⼈不甚喜愛的古⾵為⾏⽂⾵格。

⽽古⾵不該因爲政治因素⽽被排擠,中國歷史更無罪過,不該被打⼊無形的⽂字獄之中,只因古⾵充滿了中國元素。

勿論,台語⽂也有以古雅的形式撰寫⽽成的,⽽⾮只有漢字羅⾺字夾雜的⽂字,台南⻑⽼教會所使⽤的台語聖經,便是根據『廈⾨⾳羅⾺字聖經』譯寫完成,但並無羅⾺字夾雜其中。我曾經參與過⻑⽼會的查經團契,曾經讀過台語⽂聖經甚爲古雅的譯⽂。

台語⽂聖經將「⾺上」翻譯成︰連鞭,快⾺連連加鞭,便是連鞭,多⽂雅的措辭。正苦思不解其意時,若不是祖⽗的表姐在⽇據時代曾經居住過廈⾨,我還不知道台語⽂聖經是以廈⾨話爲宗。

追本溯源,台語⽂聖經卻是與中國藕斷絲連,不是⼟⽣⼟⻑於台灣⼟壤,⽽是取徑廈⾨。

若是要徹底堅持政治正確的⽴場,我是否該鑽研台語聖經,以此⾏⽂⾵格撰寫以⼗⼋世紀俄羅斯宮廷⾾爭『涅⽡河畔的冬宮』,捨棄充滿⺠初⾵的合本聖經?

那麽全臺兩百多萬⼈皆使⽤北京話,便是政治不正確了。

然⽽,⽣活在多語⾔⽂化中的⼤家,多語⽂不就是讓我們的⽣活、語境與思考,更豐富更廣闊的⼀個要素嗎?何苦給⾃⼰套上「台灣⼈完形」的枷鎖,也就是說,⼀定⾮台語⽂不可,否則台灣⼈就不完整了。

在此之前,不如先還給台灣⼈⼀個⾃決與⾃覺的⾃由吧!

台語⽂是台灣⼈的⼀部份,北京話更是台灣⼈的⼀部份,⽽且是⾄關緊要的⼀部份。無論你我選擇哪⼀種語⾔創作思考,這是天賦⾃由,無⼈能夠剝奪!

唯有台語⽂才能展現台灣精神嗎


承上⽂︰ 借鏡瑞⼠︰不必把所有官⽅語⾔當成⺟語


談完國語⽂教育,接下來談⽂創。

書寫作爲語⾔表現的最⾼層次,作爲流傳後世的途徑,⽂字不僅是作者個⼈精神的載 體,還是凝聚共同意識的⼿段,古⼈云⽂以載道,即是將政治理想、精神境界寄托在⽂字之中,説什麽不是爲了個⼈⾃⼰,⽽是爲了流芳百世……那些⼋股⽂字,我在這裏就不再多寫。

我的寫作動機其實很單純,只不過是想寫罷了,不想被任何意識形態,御⽤。即便鍾肇政如何偉⼤,他寫作的初⼼難道不也是︰寫下⾃⼰⼼中的⽂字?

今天當局祭出的理念,撒出的網軍,何不乾脆⼭呼,「三⺠主義統⼀中國」?無論是過去强迫性的國語教育,還是今天「强迫性」的多元台語⽂教育,主政者都是不斷地「强迫」⺠衆接受某種意識形態,⾝爲台灣⼈就有義務懷抱某種理念才能寫作嗎?尤其是住在海外的⼈⼠更衰,諸如我,動不動就被授予肩負⺠族使命。

⾝爲台灣⼈在創作上⾮得被捆綁在「展現台灣精神」這個任務之上嗎?如此⼀來⽂學作品就被化約成⼀種發揚⺠族精神的⼯具,政客的操作押注的籌碼,不是嗎?

政客的措辭在字裏⾏間,催眠術式地喚起你内⼼深處的⾼尚情操,要你去當⼀顆有⽤的棋⼦,其實是要你去當炮灰,由於住在國外,莫名其妙地被賦予神聖的任務。

我不禁⾃問︰唯有台語⽂才能展現台灣精神嗎?難道使⽤北京話就展現不出來嗎?

在這裏重申,愛因斯坦以德語創作,⽽他是個猶太⼈,在這裏我可以點數戰後以德語創作⽽得到諾⾙爾⽂學獎的猶太⼈︰Nelly Sachs 與 Elias Canetti。

同時也有出⾝羅⾺尼亞的 Herta Müller,作品反應戰後德裔在羅⾺尼亞被迫害的命運。台語⽂派擡舉過去那些台灣⽂學史上的⼤⽂豪,那是他們的審美觀點,無論他們怎麽吹捧,本⼈就是愛張愛玲,與⾼澄天不謀⽽合,這就好⽐每個⼈都有權利選擇⾃⼰深愛的⼈,難道我們要爲了國家⺠族去愛⼀個⾃⼰不愛的⼈?

台灣⽂學史上的前輩們,發揚台語⽂功不可沒,無論他們是多麽偉⼤,那不是我的菜,我不吃還不⾏,只因爲我是台灣⼈。

⼀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油然升起,網軍的⽂宣策略跟解嚴時代閲讀魯迅就被視爲共匪,相去不遠,⽬標都是鏟除異⼰。

其中最⼤的誤會是,台語⽂派以爲多了幾種語⾔⽂字就是多元⽂化。多元⽂化建⽴在⼀個很重要的基礎之上︰尊重異⼰,寬容不同的觀點。

在這個基礎上,每個⼈都有權利決定是否接受台語⽂?同時,每個⼈都有權利拒絕學習台語⽂。

然,⽂字本⾝先展現的個⼈理念,再來才是擴及更普遍性的理念,創作者在寫作上應該先擁有絕對的個⼈⾃由,不應該背負著某種精神契約,有義務將台灣元素或是⺠族精神植⼊⽂章中,甚⾄發揚光⼤,寫些⾔不由衷的話。

否則會被視爲社會冷感、台灣意識不夠深刻,不然就是得不了什麽樣的⽂學獎!

⽽,台灣⼈的語⾔意識構成⾮常複雜,在發揚⺠族精神之前,創作者甚⾄還要去思考,台灣這個族群是否被視爲⼀個獨⽴的⺠族?所使⽤的語⾔⽂字是否⾜以代表⾃⼰的國家?

同⼀個⺠族爲何不能創⽴幾個不同的國家?幾個國家爲何不能共享同⼀個語⾔?國際上不是有英語系國家,法語系國家,德語系國家,西班⽛語系嗎?眼前最嚴峻慘痛的教訓不就是烏俄戰爭嗎?使⽤俄語就被捆綁成同⼀個國家,普丁那種⼤斯拉夫主義,可取嗎?我們更不必因爲與他國共享同⼀個語⾔⽂字,就認定⾃⼰的官⽅語⾔不⾜以代表⾃⼰的國家,⾮得硬⽣⽣另外台灣製造。

不要說台語⽂了,只要牽涉到投稿⽂學獎,事關台灣⽂學創作這⼀塊領域,連⾮常陌⽣遙遠的原住⺠元素,都有種被迫植⼊⽂中的格式感。⽽充滿中國古典元素的⽂章,卻會因爲不夠台灣味,不夠深⼊台灣社會現實,⾃動被刷下。

試問原住⺠⽂化與台灣精神有直接相關嗎?這幾年經過政府的倡導、⽂學獎的加持,有讓⼤家認識到原住⺠⽂化的樣態嗎?換個⽅式來問,原住⺠⽂化有深⼊我們的⽣活世界之中嗎?

影響台灣⾄深的與其説是原住⺠⽂化,不如説是漢⽂化,誰能否認這個事實?

原住⺠⽂化只是被我們放在神龕上供奉著,恪守聖與俗的分際。這就像在澳洲,無論⾛到何處,觀光景點所推出的、供⼈鑒賞的⽂化,就只有澳洲原住⺠純樸的點畫了。

⽽這些點畫反讓外國⼈產⽣⼀種更深層的疑問︰「何爲澳洲⽂化?」澳洲⼈只能⾃我解嘲地反問︰「澳洲⼈有過⽂化嗎?」

沒有⽂化認同是澳洲⼈的悲哀,但以原住⺠點畫拿來敷衍了事,那不是更⼤的悲哀嗎?

⽽台灣政府在海外就是做同樣的事情,每到春節雪梨的華⼈街,台灣僑界祭出的卻是⽵竿舞,這時站在⾝邊的菲律賓⼈就説了,「咦!這不是我們的⽂化嗎?」

⼜是天⼤的誤會。

⽐起台語⽂,原住⺠⽂化距離台灣社會的現實更加遙遠了,原住⺠的語⾔被聯合國列爲瀕臨絕跡的語⾔,我們台灣⼈連⾃⼰原有的語⾔⽂化都認同不了了,去擁抱⼀個異質的、瀕臨絕跡的、不屬於⾃⼰的⺟語,這有意義嗎?

這裏不是來否定原住⺠⽂化的價值,⽽是批判以原住⺠⽂化來代表台灣的政策。這裏再次强調,今天台語⽂不是更我們更像失根的蘭花嗎?

台語⽂不但説明了我們有著國語⽂危機,更深化台灣⼈的認同危機!唯有台語⽂才能展現台灣精神嗎?

⾝爲台灣⼈真的擺脫不了台語⽂與原住⺠這兩個深具「台灣精神」的元素嗎?這個「魔咒」如何解除?我們不能只是單純地以最貼近⾃⾝的情感與本⼼的那⼀種語⾔,去展現⾃⼰所思所想與所學所聞嗎?

或者換另⼀種⽅式,以⼀種更寬廣的國際觀與多語⽂去寫出⾃⼰的⽂字,⽽⾮固步於孤島⼀隅,堅守⼀種⽂化樣態。

台語⽂這個議題,不就是讓⼈⼼中充滿了問號的議題?

⽽已。

借鏡瑞⼠︰不必把所有官⽅語⾔當成⺟語


承上⽂︰ ⾎緣語⾔並不等於⺟語

這兩天經由⾼⼈指點,才知道⾃⼰似乎遇上網軍了,與之過招的結果,發現在理解對⽅招式上最⼤的困難是,對⽅對「⺟語」與官⽅語⾔在概念認知上,與我有很⼤的出⼊。

台語⽂派⼝中的「華語」指的是國⺠政府來台之後所頒定實⾏的國語,台語則是閩南語,咦!台語不也是⼀種華語嗎?

⽽我⺟語派指的北京話卻是對⽅所認定的華語,⽽北京話跟台語⼀般,只是華語的⼀種。

就以台灣過去⺟語被壓迫的歷史來看,歷經⽇治時代的⽇語教育(漢⽂受到壓迫)與國⺠黨時代的國語教育(台語與客語受到壓迫),因此⽀持台語⽂的⼈⼠便預設⽴場,認定台語普遍為台灣⼈的⺟語,其實不然,我們的⺟語早就改變了。

早就變成北京話了。

我在前⽂曾經説過⼀句讓台語⽂派抓狂的話,現在推⾏台語⽂的⼈⼝⼝聲聲說台語⽂教育是我們的⺟語教育,這不是讓我們更像失根的蘭花嗎?我們連⾃⼰⺟語都不會讀寫,⽽且還是個⺟語⽂盲,北京話卻變成外語,那豈不是個天⼤的誤會(笑話)。

前⽂曾經分析過,⾎緣語⾔與地緣語⾔不⼀定能成爲個體的⺟語,⺟語應以語⾔精熟度作爲認定標準,聽説讀寫都不夠精熟的語⾔,不能稱爲⺟語。

我的⺟語定是北京話,無疑。

我們再進⼀步來看看,其他多語國家是如何實施他們的國語⽂教育的?以我最熟悉的瑞⼠爲例,德、法、義與羅曼什語(Rätoromanisch,只有六萬⼈⼝)四種語⾔同時為瑞⼠官⽅語⾔。在瑞⼠所有的商品標識與公家⽂書全標識著這四種語⾔,但並⾮所有的瑞⼠⼈將這四種語⾔認同為⾃⼰的⺟語。

⼤多數瑞⼠⼈還是單⺟語⼈。

德語區是以外語來教授法語的,⽽法語區也是以外語來傳授德語,英語則爲第⼆外語(近年有提倡英語的趨勢),只不過義⼤利語區⽐較倒霉,他們必須同時學習德語與法語作爲第⼀外語。即便德語區的⼈⼝佔全瑞⼠三分之⼆以上,法語區⼈⼝只佔百分之⼗五,縱使德語是强勢語⾔,法語區的⼈學習德語卻是以外語來學習,⽽⾮以⺟語來學習。並⾮全瑞⼠⼈都會說德語,我認識的瑞⼠⼈中不會說德語的⼤有⼈在。反之,幾乎全台灣的⼈都會說北京話。

換⾔之,瑞⼠實⾏的並⾮四⺟語教育,⽽是依地區的不同,實施的是單⼀⺟語 + 多種外語的語⽂教育模式。例如︰蘇黎世學童學法語,在認知上法語對他們⽽⾔是⼀種外語,同樣地⽇内⽡學童學德語,也是如此。

瑞⼠作爲多語國家有⼀點很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尊重不同⺟語的⼈,不可否認的法語區有强烈的反德情緒,但他們的企業内部溝通,以「各説各話」的⽅式來進⾏,也就是⼤家⿑聚⼀堂商量⼀件事情時,每個⼈被允許說⾃⼰的⺟語來進⾏溝通。

台灣⽬前推出的台語⽂教育,盲點就在這裏,會造成誤會與溝通上的歧⾒也是在這⼀點之上,推動台語⽂教育的⼈認爲台語⽂是台灣⼈的⺟語,企圖⼼太强,導致⼤家無所適從。

在台灣有更多的⼈並不把台語⽂視爲,⺟語。我便是其中之⼀。

沒有⼈願意⾃⼰的⺟語被⼈否定成不是⺟語,被强迫換成另⼀種不太精熟的語⾔來作爲⾃⼰的⺟語,想想以前被迫害的歷史就知道了,以前的⼈不樂意,現在的⼈更不樂意了。

在此建議爲政者應該留給不會台語⽂的⼈⼀點⾃由的空氣,降低期望,不如將台語⽂當成外語或是⽅⾔來推展,以⼀種輔助教育的⽅式來進⾏,⽽⾮讓學童作爲第⼀語⾔⺟語來學習,成爲兒童語⾔認知發展的⼀部份。

⾄於,使⽤台語⽂的⼈會不會因此⽽傷⼼的問題,這是很現實的教育政策實施,重成 效,不是個⼈感受與⾯⼦的問題,除⾮台灣⼈⼝中多數⼈的台語⽂精熟度遠遠超越北京話,所思所想都⾮以台語⽂來表達不可。否則就現實層⾯,把學習台語⽂的要求放這麽⾼,甚⾄企圖取代北京話,⾮成爲全⺠⺟語不可,那只會造成社會集體不安,搞不好會引起⾰命。

若是台語⽂被降級成「外語」,這算是歧視嗎?以客爲尊,外語不是得到更深的尊重嗎?

看看瑞⼠就知道了,瑞⼠有四種官⽅語⾔,⾃⼰的⺟語在鄰⼈家裏,就算外語,成爲他⼈的外語時,反⽽受到更深⼀份的尊重。德法兩語,對待外⼈都是使⽤最尊敬的⽂法,那是在家裏學不到的。我兒⼦就是⼀個例⼦,從⼩⽣⻑在英語環境,沒聽過最尊敬的德語⽂法,

⼋歲來到德語環境,對⽼師不會使⽤敬語,可慘了。

反觀北義德語⾃治區的義⼤利語教育,實施的是⺟語級的語⽂教育,連⼤學也不是以德語授課,因此在北義到處飄揚著奧地利國旗,⽽⾮義⼤利國旗,北義⼈反政府的意識⾮常地濃厚。

亞爾薩斯與洛林存在同樣的問題,我們都熟知『最後的⼀課』這篇舉世聞名的⽂章,然⽽這最後⼀課是法⽂課,亞爾薩斯被德國⼈佔領之後,孩⼦們無法再上法語課了,因此稱之爲『最後⼀課』。然⽽⼆戰結束時,對多少亞爾薩斯⼈來説,不是也是最後⼀課嗎?

是最後⼀堂德⽂課。

或許有很多⼈不知道,亞爾薩斯⼈是屬於⽇⽿曼⺠族,亞爾薩斯語屬於德語,與施⽡本語⾎緣最親近,基本上會施⽡本語就會亞爾薩斯語。戰後亞爾薩斯劃爲法國領⼟,學校的⺟語教育變成⸺法語,然⽽德語才是他們真正的⺟語。

我們何苦將這⼀切變成最後⼀課呢?

倘若主政者企圖⼼真的是如此恢宏,硬要將台語⽂當成⺟語貫徹於基礎教育之中。我們⾺上要⾯對的困難即是,我們的法規、⽂件、標識、出版物、甚⾄⽂創都還未全⾯性做好配套設施,來⽀持這樣的「⺟語級」的語⾔,⽽主政者卻⼝⼝聲聲說台語⽂教育是⺟語教育,是不是有點⾔過其實了?

反觀法語與德語各⾃有悠久的歷史發展,在歐陸皆是强勢語⾔。

⽽台語⽂連成爲⼀種成熟的官⽅書⾯⽂字都還達不到,⾄少在官⽅⽂件的翻譯未全⾯性展開之前,台語只能算是⼀種⽇常溝通⼝語。

就如在瑞⼠通⾏的瑞⼠德語,在⿊森林通⾏的施⽡本語,都是⽅⾔。極少數⼈能讀寫瑞⼠德語與施⽡本語,想要去學習瑞⼠德語與施⽡本語讀寫的⼈也是少數,雖然⼈們⽇常⽣活中說的都是⽅⾔,讀寫教育還是只有標準德語,與英國皇室⼀般,原本皆出⾃漢諾⽡ [1] 。

就⾎緣,難不成英國皇室都得以德語為⺟語?這話⼜扯遠了,但這何嘗不是告訴⼤家⼀件事情,其實⾎緣語⾔與地緣語⾔的執念是可以放下的?


[1] ⽬前德語國家及地區皆以漢諾⽡德語為標準德語,巧合的是英國皇室也來⾃德國漢諾⽡。1714 年英國國王喬治⼀世帶著兒⼦喬治⼆世,從德國漢諾⽡遠到英國繼承王位,兩⼈的⺟語都不是英語,他倆還不樂意到英國皇宮裏當國王呢。


⾎緣語⾔並不等於⺟語


承上⽂︰愛因斯坦都能使⽤德語創作了,我有義務使⽤台語⽂嗎

猶太⺠族因亡國後,散居世界各國,不僅失去了故⼟,也失去了「⺠族語⾔」,以居住地的語⾔為「⺟語」。

⼤家要看清楚,我寫的是「⺟語」,學界所定義的⺟語並不是⾎緣上的⺟語,既⾮⺟親的語⾔,亦⾮⽗親的語⾔,更不是國籍上的語⾔,更多時候是居住地的語⾔、教育語⾔、第⼀語⾔,⽽是嫺熟度第⼀的語⾔。

上⽂提到⼀個哈薩克⼈,國籍是哈薩克,⺟親是猶太⼈,⽗親是烏克蘭⼈,⽬前⽣活在德國,她的⺟語卻是俄語,既不會哈薩克語,也不會烏克蘭語,遑論會讀希伯來⽂,祖上幾代前早就遺忘了,然⽽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歐洲社會之中。

談到這個議題不免回到我的另⼀個本⾏,多語教育研究。我⾃⼰的兒⼦是德英中三語兒童,但我並不認爲他的⺟語是中⽂。

在多語研究中,有所謂的 L1,直譯為第⼀語⾔,所謂第⼀語⾔並⾮時序上出現第⼀,也⾮⾎緣上第⼀,更⾮地緣上第⼀,⽽是操作嫺熟度第⼀的語⾔,在多語研究上,依照語⾔精熟程度,便分成 L1、L2、L3 等等。

就以時序⽽⾔,兒⼦在嬰幼兒時期說得最好的是中⽂,他從⼩成⻑於美澳,進⼊幼稚園後説得最好的是英語,⼋歲搬來德國時,德語説得磕磕絆絆的,現在⼗⼀歲了,説得最好卻是德語,英語雖然缺少語⾔環境,但閲讀⼒與聽⼒卻還⼀直維持著。當初他出⽣時,在國台兩語中,我刻意化繁爲簡,剔除台語,只對兒⼦說北京話。理由很簡單,北京話較多⼈使⽤。

兒⼦的⺟語⼀直在改變。

⼤家有沒有注意到,⺟語是可以改變的,⾎緣語⾔並不等於⺟語,地緣語⾔亦不是⺟語,⺟語是第⼀嫺熟的語⾔。

我今天之所以會寫如此多抱怨的⽂字,正是因爲⽀持台語⽂的⼈要剝奪我的⺟語認同,我的⺟語意識,台語只是我的國籍語⾔,我⽗⺟親的語⾔,從來不是我的⺟語,更何況我⽗⺟親説的從不是純粹的台語。

在這裏要澄清⼀點,⼀般所認定的⺟語概念其實與語⾔研究上的定義不同,語⾔學定義的⺟語既⾮⺟親的語⾔,亦⾮⽗親的語⾔,更不是國籍上的語⾔,最可以稱得上「⺟語」的是,是能夠以此做最精準的表達思考、最貼切地傳達内⼼情感的語⾔,⽽⾮⽣理⾎緣上⺟親的語⾔,更⾮國籍上的語⾔,上⽂所提到的哈薩克⼈便是最好的例⼦。

在我⼈⽣中遇到太多類似的例⼦了,以前在德國⼤學讀書時認識了⼀個朋友,⽗⺟皆是德國⼈,他⼩時候隨著⽗⺟搬到印度去上學,説著⼀⼝標準的德語,英語説的卻是印度英語,成年後回到德國上⼤學,由於讀寫能⼒很差,逼得他不得不轉去英國讀書,我認識他時已經讀完博⼠再度回到德國了,德語讀寫還是不⾏。

你說他是德語⽐較好?還是英語⽐較好?他的⺟語是德語還是英語?

⽽台灣⼈是台語⽂最佳,還是北京話最佳?

在台灣最通⽤的語⾔絕不是台語,⼤多數⼈聽説讀寫最嫺熟也不是台語⽂,⽽是北京話,則是不爭的事實。

台灣⼈從閩粵移⺠到台灣,經過⽇本與國⺠黨統治,統治者的語⾔政策⼀直在改變,現在的台灣⼈都是台語⽂⽂盲,政策有必要改回去嗎?更況且連政令法規都不是台語⽂寫成的。

台灣⼈爲何命運多⾇?不就多⾇在於那些爲政者,不停地改動我們的⺟語認同嗎?好不容易解嚴了,解脫⼀黨專政的⼀⾔堂了,以爲現在多元能被接受了。沒有耶!爲政者卻要來否定我的⺟語認同,那怎麽⾏?

動到語⾔就是動到⼈之所以存在的根本。我思故我在啊!

回到⾼澄天所提出的議題,「語⾔是情感與思想的載體」,倘若這句話恆真,那麽我更要緊緊地抱住我的「⺟語」⸺北京話,絕不讓任何⼈來否定。

那才是台灣⼤多數⼈聽説讀寫最嫺熟的,⺟語。


愛因斯坦都⽤德語創作了,我有義務使⽤台語⽂嗎



承前⽂︰台語⽂與國語⽂危機


我在⾼澄天的⽂章上留下如此的訊息︰愛因斯坦、⾺克思與弗洛伊德等⼈都⼀個共同點,都使⽤納粹的語⾔⸺德語來創作。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克思的『資本論』與佛洛依德『夢的解析』,皆是以德語撰寫⽽成的作品,巧的是這三個⼈都是猶太⼈,他們以德語創作了對現代⼈類歷史影響⾄深的傑作,⽽德語卻是要滅絕猶太種族的⼈的語⾔。

我曾經在德國與瑞⼠⾛過愛因斯坦之路,參觀過所有愛因斯坦的故居,他最後安息之地是美國普林斯頓。我常在想,愛因斯坦是否在逃亡到美國之後,徹底放棄以德⽂思考論著?

即便如此,這也改變不了他的世紀之作『相對論』是以德語撰寫的事實。

更何況,⾮常現實的是,猶太⼈以德語創作,傳播的程度便遠遠⼤過於以第緒語創作。台灣的創作者誰⼈都不是抱著,以北京話創作傳播的深度與廣度能遠⼤過台語⽂。

畢竟能閲讀北京話的是⼤衆,閲讀台語⽂的族群是⼩衆,這⼀點⾼澄天也看得很清楚,那個⼗四億的基數,在寫作上確實是⼀個誘⼈的動機。

再來,就⺠族認同意識⽽⾔,我必須强調⼀點,我是台灣⼈,但不愛台語⽂,卻深愛古典中國,這兩者之間⾮要存在著互相拒斥的關係嗎?難道不能和平共存?學歷史的⼈必讀史料,全都是⽂⾔⽂,我能因爲這樣就不愛歷史嗎?

愛因斯坦最終放棄了德國國籍,我想他到⽼死應該都不會放棄他的⼩提琴與歌德。更不會去洗腦放棄他的⺟語⸺德語。

猶太這個⺠族遷離以⾊列之後,逐漸忘記希伯來語,取⽽代之的卻是另⼀種語⾔⸺第緒語。

阿什肯納茲猶太⼈散居在今天的烏克蘭、捷克、波蘭、俄羅斯、德國、瑞⼠、奧地利等國家,這⼀群猶太⼈使⽤的雖然是第緒語,然⽽第緒語卻是⼀種在歷史⻑河中、希伯來語與德語混合⽽成的德語⽅⾔,它的基本架構先是德語,再從此架構中填充⼀些希伯來語彙,兩者糅合⽽成,但這都改變不了它在語系分類上是德語的事實 [1] ,基輔曾經是第緒語使⽤⼈⼝最多之地,今天屬於烏克蘭,⽂化上是俄羅斯。

我⾃⼰曾經與來⾃基輔的猶太⼈有過深交,他們的⺠族認同意識相當有趣,⺟語是俄 語,⽣活在烏克蘭,姓⽒是德國姓⽒,⺠族認同卻是猶太⼈。上週末我們在健⾏時,⼀路上與⼀位來⾃哈薩克的⼈聊天,沒錯就是中國天⼭彼端的國家,她的⺟親是猶太⼈,⽗親是烏克蘭俄羅斯⼈,⺟語是俄語,國籍卻是哈薩克。

中古以來猶太⼈早已忘了他們的語⾔,以⾊列戰後復國時,⾸要之務便是重構希伯來 語,現代希伯來語其實是從聖經經⽂中死裏復活的,再添加⼤量的現代語彙組合⽽成的⼀種語⾔。

即便如此,猶太⼈的⺠族認同與歷史意識卻從未被消滅過。

然⽽,猶太⼈千年來融⼊⽇⽿曼⺠族中所撞擊出來的第緒語,有成爲近現代猶太精神的載體嗎?我們不能說以第緒語創作的作品毫無創發,確實建樹不多,⾄少在質與量上遠遠不及德語作品。

猶太⼈厲害的地⽅不就是能以他⼈的語⾔展現猶太精神嗎?

以此回到我們的命題,唯有以台語⽂表達才能展現台灣精神嗎?台灣有必要去擡舉台語⽂成爲全台强勢語⾔,才能夠在國際上⽴⾜嗎?才能夠獲得清楚的⺠族意識嗎?

失去語⾔的猶太⼈在兩千年之後,⼜復國了,靠的絕⾮共同語⾔⸺希伯來語,爲了求⽣存,他們早已融⼊移⺠國的⽣活與⽂化之中。

無論他們所操為何種語⾔,以⾊列奇跡似地復國了,靠的正是强韌有⼒的⺠族認同意識。

這裏再次説明,⺠族認同「可以」脫離語⾔情境。

我再舉⼀個瑞⼠與盧森堡的例⼦,瑞⼠所有的出版刊物,無論是國語⽂教育或是官⽅⽂書,全以標準德語書寫,全然捨棄瑞⼠德語。與瑞⼠同樣是德法兩語並⾏的多語國家,盧森堡卻將標準德語與盧森堡語同時並⾏於基礎教育與官⽅書⾯⽂件之中,結果相當慘,盧森堡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但⼈⺠的語⽂⽔準卻是全歐洲最差的。

專家學者去探討這個問題時發現,盧森堡語作爲⼀個⼩語種,連教科書都無法⾃產了,國内的出版業根本無法撐起國語⽂的出產,全依賴德國提供,因此逼得⼈⺠必須學習標準德語。反觀瑞⼠早已預⾒標準德語的强勢性,於是德語區的國語⽂教育⼀概使⽤標準德語,官⽅⽂件也使⽤標準德語書寫,瑞⼠德語只是作爲⽇常⼝語的溝通媒介⽽存在,政治體不去⼲涉。

這裏並不反對作爲個⼈嗜好去學習研究台語⽂,從⽽創作台語⽂作品,相反地我個⼈樂於⾒於這種多元熱絡的氣氛。但絕對反對將台語⽂泛政治化,基礎教育全⾯翻轉成台語⽂。先不去討論,台灣若是要全⾯實施台語⽂教育,是不是會讓基礎教育更加混亂的問題。⽽是先回到⾼澄天的訴求︰爲何不直接向世界第⼀强勢語⾔漢語靠攏?讓台灣創作者多⼀條出 路?來到EP⼀年所得的印象是,⼤家都寫得很⾟苦,何不直接説了︰我愛中⽂。

鄧麗君的歌聲曾經⾵靡全中國,她唱的正是北京話,宣傳的是⼤中國意識形態,但她的作品是台灣製造。

難道我只問哪裏製造,⽽不問内容?

很現實的是,⼈先是求⽣存,再求境界。

我創作,我寫漢語,⽼實説不想成爲盧森堡⼈,我使⽤北京話為創作的語⾔媒介,其背後的出發點很簡單,我是為全世界漢語⼈⼝⽽創作,⽽⾮只爲台灣⼈,更何況全台灣⼈都看得懂北京話,那台語⽂順勢沒列⼊考慮,更何況我也寫不出來。


[1] 中⽂所謂的德語其實指的只有標準德語,與中⽂⼀樣,德語也分成很多⽅⾔,低地德語如荷蘭語,⾼地德語如瑞⼠德語,⽂中的盧森堡語也算是德語⽅⾔。

台語⽂與國語⽂危機


☸以下主題是︰創作語⾔與意識形態

前些⽇⼦⾼澄天發表了⼀篇討論台語⽂的⽂章,他的觀點相當有意思,讓我感觸良多。去年適逢台灣⽂化協會成⽴百年紀念,我則遲到今年才知曉這件事情,然⽽⾃⼰的曾祖⽗是⽂化協會的成員,林獻堂則是祖⺟的叔⽗,在不少書籍與⽂獻中,經常可以看到先⼈的留影。

⽽⾃⼰卻無知無覺地錯過百年⼀次的「盛會」?

最近因寫了⼀些台語⽂相關⽂章,平時很少去關注新聞與時事的⾃⼰,卻也因此在網上讀了幾篇百年紀念⽂,隱隱發現,紀念活動推展的同時,倡導台語⽂的聲浪也不⼩。

但我⽂章已經寫了,你要説我有辱先⼈使命也好,然⽽爲時已晚,後悔莫及。其實也沒啥後悔的,我寫的是發出⾃内⼼的真⼼話,不該因爲某種包袱⽽刻意寫些⾔不由衷的⾔論。

我⾃⼰則是不會台語⽂的,由於家庭背景,親⼈之中很多是臺獨死忠派,這讓我對這個議題做了很多的思考,最後還是決定把這些對台語⽂的怨⾔,放在這裏。

我來⾃台灣,曾經旅居過幾個國家,⽬前⽣活在歐洲,創作題材主要集中在西⽅的藝術、⽂化與歷史,卻從不碰觸台灣社會這個題材。

這並不是說台灣沒有藝術、⽂化與歷史,之所以從不去碰觸的主要原因是,我完全不會寫台語⽂,讀台語⽂很吃⼒,我的台語沒好到讓我讀得懂台語聖經,聽台語講道簡直是酷 刑,使⽤台語算是台灣⻑⽼教會特殊之處,神學上我是擁護喀爾⽂主義的,不想換別家。

我的台語字彙量僅限於閑談幾句,並不流利輪轉,遑論要⽤台語來創作。然⽽可悲的 是,若是想將⼩説的背景設定在台灣社會裏,不免要碰觸到台語⽂了!⽽我是寫歷史的,不像現代⽂國台語夾雜,意思⼀下就過關了,古時候可全都是台語⽂了,⽽這個台語⽂嘛!實在是太……太難了,這是我從不寫台灣的原因。

當今被台灣⽂壇視爲佳作的『殺夫』,曾經拿在⼿上翻閲,⽼實説,實在看不下去,因爲那是台語⽂,那是為少數懂得欣賞的⼈⽽寫的作品,我的品味很從衆,只會讀北京話,⾃⼰並不在這少數⼈之列。

最近也在寫殺夫,寫的是關於俄國⼥沙皇殺夫的宮廷戲。⼈家會問,薇亦柔⽌,妳懂俄語嗎?⽼實説除了很通俗的幾個字,全不懂耶!

不懂俄語,竟然膽敢使⽤中⽂撰寫凱薩琳⼤帝,不會有違和感嗎?

這就是問題癥結所在,不會台語⽂就無法寫台灣社會,不會俄語卻可以寫俄國歷史,那是因爲我的讀者是漢語讀者,不是俄語讀者,我根本不需要會俄語啊!

但寫作題材⼀旦牽涉到台灣,便不是這麽⼀回事了,沒有台語⽂哪來的寫實?連寫實都做不到,還⽤得著寫台灣,寫任何⼀個國家不都⼀樣?寫⾃⼰⾝邊熟悉的題材不是更好!

眼下的寫作⽅向,主要使⽤中國元素爲表達媒介,以歐洲歷史⽂化為題材,這注定要與台灣無緣了。

寫台灣的⾨檻竟然是這麽⾼!

正是如此!外語書寫可以靠努⼒來克服障礙,台語⽂要怎麽努⼒?更何況我也不住台 灣,⾃⼰學過幾種語⾔,深知環境是學語⽂的要素之⼀,沒有語⾔環境,語⾔學習就⽐較吃⼒,或許該去建議 Duolingo 設置台語⽂頻道。

説完⾃⾝的局限之後,接下來想討論⾼澄天所提出的⼀個問題︰若是「語⾔是情感與思想的載體」,使⽤哪⼀種語⾔創作⼀定是要與⾝份認同緊密相繫嗎?

⼀個作者若是能以⼀種語⾔精確地表達思想,適切地抒發情感,無論使⽤哪⼀種語⾔,無論這個語⾔是屬於哪⼀國家的國語,其實都是⼀樣的,不是嗎?

換⾔之,⾝爲台灣⼈⼀定要貼著台灣製造的標簽才有資格創作嗎?台灣製造有這麽要緊嗎?台語⽂三字中雖有「台」⼀字,説起來不也是中國製造的,爲何台語⽂就能代表台灣,北京話就不⾏了呢?兩種都原產於中國,有何差別?更何況戰後,⼤家都改説北京話了。

⾯對現實的情況,我並不認同台語⽂是⾝爲台灣⼈唯⼀的⾝份認同要素,我⼼裏更認同中國元素⸺北京話!

畢竟那才是我真正的⺟語啊!不是我認賊作⽗,⽽是實話實説。當⼤家急忙去否認北京話為台灣⼈的第⼀⺟語時,那只不過説明了⼀件事情,我們台灣有了︰國語⽂危機。

⾮台語⽂不可的⼼結,只不過説明了⼀件事情⸺讓我們更像失根的蘭花。

⼈⺠連⾃⼰的國語⽂都無法認同了,還要被逼重新學習不是全⾯普及的台語⽂。就算北京話無法代表台灣,台語⽂⽐較有台灣味,那⼜如何?難道要全⺠洗腦,要⼤家「洗⼼⾰⾯」,才能找回認同嗎?

這不就是再次的⽩⾊恐怖?

我這⼈很實際,建議的⽅法也很實際,使⽤北京話絕對⽐「只」使⽤台語更讚,我有很多家⼈在中國⼯作,深知既會北京話⼜會台語的優勢,台灣⼈説的話,他們聽不懂,我們卻聽得懂他們的話,多⼀種語⾔不是就是讓你多⼀張嘴,多⼀雙⽿朵,有什麽不好?

所謂知⼰知彼,百戰百勝,使⽤北京話不是讓我們更瞭解敵⼈的想法麽?更何況這個「敵⼈」還是個同⽂同種的親兄弟。

歷史⼩説是否為同⼈⽂⸺阿莫的回應


若説⼩説是虛構、未存在的故事,是作者⾃⼰「無中⽣有」、創作出來的,歷史⼩説卻不是作者⾃⼰想出來的故事。歷史⼩説根據的是已存在的歷史事實、歷史⼈物、甚⾄已經存有的版本,撰寫⽽成的⼩説。

如此⼀來寫出來的作品,還能算是原創嗎?

歷史⼈物在歷史上多少已有定論,曹操是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梟雄,相對⽽⾔劉備正統性的地位,也很少⼈去質疑這⼀點,這兩個⼈物的形象幾乎是已經定型的了。不少同⼈⽂產⽣於不滿於原作的⾓⾊設定,就三國這本書⽽⾔,有可能產⽣⼀種同⼈⽂,將劉備寫成梟雄,將曹操寫成英雄。

改變原作的⼈設,這彷彿是現代同⼈⽂之濫觴。

承上⽂所提出的問題︰根據既有的故事、既有的⼈物所寫出來的歷史⼩説算是同⼈⽂嗎?

就⼆創的⾓度⽽⾔,歷史⼩説遵照歷史事件和歷史⼈物進⾏鋪展描述⽽成,並在其中置⼊適當的虛構情節,但故事主線⼤體順應歷史發展⽅向,在⼤致符合歷史真實前提下做合理的虛構情節與⼈物,但⼜不會偏離史實太多。

這⼤抵是歷史⼩説的創作⼿法,【涅⽡河畔的冬宮】便是運⽤這種創作⼿法。但依照如此的框架,創作出來的⼩説,算是原創嗎?

事關⾃⼰的⼩説的歸屬問題,於是去問了阿莫。

阿莫給了我⼀個明確的答覆︰「我認為⼆創或者同⼈應該是對 [ 已存在的⽂本 ] 才會有意義。若是以歷史⼈物來寫⼩說,因為先前沒有 [ 已存在的⽂本 ],所以就不會有這種問題。」

若是以 [ 已存在的⽂本 ] 做為是否為⼆創的判準,然⽽,不幸的是就以中國古典⼩説來説,我們的經典著作都只能算是「⼆創」了,因爲古典⼩説⼤都根據流傳下來的話本、詩話與戲曲等材料,從事再次創作⽽成。

就以四⼤古典名著爲例︰三國、西遊、⽔滸、紅樓,幾乎無⼀例外的都是⼆創,嚴格説來只有『紅樓夢』算是原汁原味的原創,並⾮源於古時的話本或戲曲。

『西遊記』則是⼀部根據宋元時流傳⺠間的、唐僧取經的故事,相關作品有『⼤唐三藏取經詩話』、楊景賢雜劇『西遊記』等,作者吳承恩根據這些⽂本,再加以擴充、組織和再創作⽽寫成。

⽽明清的歷史演義的「⼆創」性格更是突出,就以歷史教育的普及化來看,中國史上便有説書、話本、戲曲等媒介的出現,演義⼩説的作者往往根據宋元時的話本⽂學作爲創作底本,例如有所謂的『說三分』,最著名的歷史⼩説『三國演義』便在這種背景之下誕⽣了,羅貫中所根據的不只有正史『三國志』,也根據流傳甚廣的『三國志平話』,再加以改編撰述⽽成。

⾄於帶有歷史性質的⽔滸故事源起於北宋宣和年間,出現了話本『⼤宋宣和遺事』,梁⼭泊好漢中的宋江和武松、 關勝、 楊志、解寶、張橫及彭玘在北宋史上確有其⼈,但是『⽔滸』⼤部分情節與⼈物都是杜撰出來的虛構故事。後來元雜劇中出現了有關⽔滸故事的劇本[1] ,『⽔滸傳』全書更是到了明朝,經許多作者不斷增添情節乃⾄定型。

⽔滸不是只有⼀位作者,便有世代累積作者群⼀説,施耐庵、羅貫中都被視爲可能作者之⼀。

古往今來世界各國創作歷史⼩說之共同⽅法,如三國取材於歷史上之有名時代,並由衆多作者在⻑時段裡共同創作,其創作並⾮由⼀⼈⽽成,⽽由衆⼈創作,因此史實與虛構之間的關係也⾮簡單以「七分實事,三分虛構」⼀句話來概括。

在這裏導出⼀個集體創作的概念,是中國古典⼩説特徵之⼀。

在古代創作不僅僅有著集體創作的現象,還有作者是誰都無有定論。經過時光歲⽉的篩選,經典之所以會成爲經典,正是它具有集體性,時光為這樣的作品不僅是累積了⼈氣(普及化),⽽且匯集在作品上,乃成為⼀種集體認同與集體記憶,成爲⼀群⼈的共有智慧財 產,⽽⾮專屬於作者個⼈專有。

逐漸地作者是誰,再也不重要了。

然⽽,歷史⼩説到底是原創還是⼆創?

是也,亦⾮也。


[1] 元雜劇中流傳後世的⽔滸故事有︰⾼⽂秀的『⿊旋⾵雙獻功』,李⽂蔚的『燕青博⿂』和康進之的『李逵負荊』等。


歷史⼩説是同⼈⽂嗎?


議論原本是我的本業,如今不務正業、改⾏寫⼩説,還想當跨⼥,將⼩説散⽂化、散⽂⼩説化,還奢想將詩體散⽂化,散⽂詩也去亂軋⼀腳。不由暗暗⼼期⾃⼰也具備歌德的才華,有那將⼩説詩歌化的神妙,幸虧我那點雕蟲⼩技阻⽌了我投⼊詩體⼩説的⾏列。

不過,或許這給⼤家⼀個粗淺的印象⸺薇亦柔⽌是來亂⽂體的。

既然,嘔⼼瀝⾎寫出的歷史⼩説⼜再次槓⿔,⽂學牆⽼是看上我的散⽂與散論,那麽在此我就⽼實不客氣地擲出這顆原⼦彈︰

歷史⼩説算是原創嗎?

近來愛上歷史⼩説,傾⼒撰寫以俄羅斯⼥沙皇凱薩琳⼤帝爲背景的歷史⾔情︰【涅⽡河畔的冬宮】。在撰述的過程中,不僅參考各種資料,連影視界的圖⽚也⽤上,正卯⾜勁地寫著的當兒,越寫越感到不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油然⽽⽣,覺得⾃⼰好像是寫某某某動漫同⼈⽂,若是把古裝連續劇視同動漫,各位看官就明⽩我在説什麽了。

對此不得不提出⼀個深刻的問題︰歷史⼩説算是⼆次創作嗎?還是同⼈⽂?

畢竟歷史不是創作者絞盡腦汁想出來的,確實與原創的概念有很⼤的差距。難道我這是不意掉⼊⼆創的坑,⽽不⾃覺,難怪不受賞識了。

然⽽就定義⽽⾔,歷史⼈物當然是同⼈啊!同⼈顧名思義是同⼀個⼈,名字相同、⼈⽣經歷相同、指涉也相同,⾄於是不是同⼈⽂那要端看是寫歷史上的康熙,還是寫『⿅⿍記』裏⾯的康熙嗎?

差異是在這裏嗎?

對應前⾯所探討的哲學命題︰忒修斯之船(英語:Ship of Theseus)。

如果忒修斯船上的⽊頭逐漸被替換掉,直到所有的⽊頭都不是原來的⽊頭(組件),那麽這艘船還是原來的那艘船嗎?

以同樣的邏輯來思考歷史⼩説︰以歷史上存在過的⼈事物,以⼤家所熟悉的歷史⼈物、歷史事實、歷史背景,所撰寫出來的歷史⼩説,算是原創嗎?利⽤所收集到的資料,經過研讀後進⾏改寫編纂,如此寫成的歷史⼩説,算是史實還是虛構?

研究歷史的⼈都知道,就上算是嚴謹地使⽤第⼀⼿史料,無論史家如何忠語於第⼀⼿資料,歷史事實都是經過⼈爲增修刪改⽽成的「事實」,如此重構出來的⽂字,雖然姑且稱之爲史書,但是史書與史實還是有距離的,世上無有所謂精準的第⼀⼿史料。就連紐約恐怖攻擊事件,以最現代的錄影設備,也是衆説紛紜,就算史家盡可能忠於史實去撰寫歷史,所重構出的歷史還是包含著史家個⼈濃厚的主觀意識。

況且攝影機的鏡頭也不是全⽅位視⾓。

這裏要討論的並⾮歷史客觀性是否可能,⽽是另⼀個截然相反的命題︰以⼤家所熟悉的歷史⼈物、歷史事實、歷史背景,所撰寫出來的⼩説,算是原創嗎?還是⼆創?

若是進⾏⼀次問卷調查,三國演義是原創還是⼆創?⼤家會回答什麽?

就以我⽬前在撰寫的【涅⽡河畔的冬宮】的⽣產⽅式爲例,即是盡可能採⽤真實的素材來寫,所有的⼈物、史實、地點、場景,甚⾄故事上演的舞臺、宮殿與園林,都做了最詳盡的介紹,在網上找到相應的圖⽚來為「歷史」做⾒證。

正如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根據的範本是『三國志』,他的創作素材的確根據某種「史實」,加上作者⾃⼰的思考,為⼈物注⼊主觀的感情與思想,經過巧思排列組合之後,撰寫⽽成⼀部歷史⼩説『三國演義』,雖然與史實有所出⼊,但全部的組件都是由真⼈真事構成,以作者個⼈特有的敘事⼿法重構出⼈物關係與故事情節,經過重構之後,卻成了⼀部虛構的故事。

延續前⽂『忒修斯之船不只是⼀個哲學命題』所提出的命題︰將忒修斯之船全數拆解,重新改造翻修,但這次使⽤的材料是原來的⽊頭、原來的故事、原來的⼈物、原來的場景,但改換組合的⽅式,那麽這艘船還是原來的那艘船嗎?

我的實驗⽂【那些你覺得這個世界棒極的瞬間】,便是將忒修斯之船悉數拆毀,但使⽤原來的⽊頭來蓋⼀棟房⼦,在這棟新蓋成的房⼦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船的部件,⽽所有的⽊頭重新組成之後,雖然所使⽤的材料來⾃同⼀艘船,但是卻不能稱之爲船了,⽽是房⼦。

看著兒⼦玩樂⾼就明⽩了。

歷史⼩説是以真⼈真事重構⽽成的⼩説,⽤了同樣的⽊頭(史料),卻試圖重蓋原來的那艘忒修斯之船,⽽不是房⼦,可能船的樣式與原款有所差異。

職是以故,我在這裏提出另⼀個哲學命題︰歷史⼩説算是⼆創?還是原創?


⼥强⼩説


⽬前正撰寫著『橘樹宮疑雲』,皇儲保羅與⼥皇情夫格⾥對決的情節。

忽覺⾃⼰超喜歡寫⼥强,在中國就只有武則天⼀個⼥强,武則天被連戲劇演得快要爛 了,只好往西⽅歷史中去找那些⼥王了,⽐起我們的⼀個,不得不驚呼歐洲史中有好多好多的⼥强。

有⼈或許會問,薇亦柔⽌爲何在烏俄戰爭之際,獻出俄羅斯史,不是間接挺普丁嗎?無奈啊!史上最强⼥强⼈正好是個俄羅斯⼥沙皇。

曾經虛構⼀篇奇幻⼥王︰『向死⽽⽣』,怎麽看都覺得不對脾胃,後來終於知道原因 了,那種⼥强是虛構的,所以不夠強。去年底開始以⼈類史上最強的⼥强⼈凱薩琳為背景,先是寫凱薩琳的初戀微型⼩説︰『病癒雪國』,是寫於烏俄戰爭爆發之前。戰爭爆發之後,索性著⼿創作『冬宮』⼀系列歷史⼩説。

在追蹤歷史資料的過程中,不得不驚嘆,同樣是⼥皇,東西⽅果然有很⼤的差異。縱使武則天擁有衆多男寵⾯⾸,但她的⼦⼥皆出於唐⾼宗⸺同⼀個男⼈。凱薩琳則不然,她的⼦⼥出於不同的⽗親,連繼任沙皇保羅⼀世的⽣⽗都有兩説。這説明了什麽?

可能連凱薩琳⾃⼰也不清楚保羅的⽣⽗是誰吧?

在保羅⽇漸成⻑中,⼈們以「與彼得三世肖似」來界定保羅的⾝份。

這種專靠著婚外情來得到⼦嗣的⼥⼈,在中國早就被處死了。然⽽,這樣的男⼥關係卻構成⼀種相當奇特的羅曼史結構,換⾔之,在中國歷史情境之中,無論是以史實還是架空爲背景,在所謂「正劇」的範疇裏,要出現凱薩琳式的后宮⽂學,有點困難。

⽽之前的那篇超⻑⼩説『孤城春深處』,寫的不就是⼥弱嗎?

其實不然,柔媚婉轉的茉莉也是個隱性⼥强哦!她的孩⼦來⾃兩個不同的⽗親。就以孩⼦⽣⽗的數⽬多寡來定義⼥强⼥弱,那麽中國超⼥强⾔情⼩説『甄嬛傳』是不是我的標準範本呢?

不是噢!『甄嬛傳』是虛構的故事,寫來讓⾃⼰爽罷了,在現實的⽗權社會底下,那是⼀個完全不存在的烏托邦。雖然電視劇改編成雍正朝的后宮,實則與雍正朝的史實相去甚遠,『甄嬛傳』其實是⼀部虛構的⼥强⼩説。

甄嬛雖是⼥强,⾯對皇帝語⾔措辭還是要極度卑微,被罰跪,被冷落,還被迫出家帶髮修⾏,⽗兄皆被貶謫,兄⻑被逼瘋,這個皇帝連她的⺟親也不放過,爲了這麽⼀個男⼈,甄嬛差不多到了家破⼈亡的地步了。

這算是哪⼀⾨⼦的⼥强?這部⼩説描述的分明是⼥性如何在男⼈⾯前忍辱負重,卑躬屈膝,等待時機到來的那⼀刻,把握時機來鹹⿂翻⾝⸺罷了。

⽞淩死前對甄嬛說︰「這江⼭不久就是妳的了。」

甄嬛卻對他說︰「我⼀⽣所求的,都得不到,要你這江⼭做什麽?」

⼥强應該是⼀種⾃我實現的⾓⾊,⽽⾮在⽗權結構之下,以委曲求全全⼒配合⽗權結 構,以等待最佳時機,⽽甄嬛只是運氣好罷了,能得到那個時機,⽽歷史上多少⼥⼈根本得不到那個時機。

中國沒有真正的⼥强⼩説,只好由⾃⼰來創造了,因爲不是虛構的,不是讓⾃⼰感到爽就好了,我寫的是真實存在過的⼥强。

⽽這個真正存在過的⼥强,勝過虛構的好多好多喲!歡迎關注︰【 涅⽡河畔的冬宮 】與【橘樹宮疑雲

拼圖式⼩説創作法


最近專注於俄羅斯宮廷⼩説『涅⽡河畔的冬宮』的撰寫,很快就寫完了第⼀卷︰『那湖畔⸺春光乍洩』。

⻑篇式、⾺拉松式的連載,往往令⼈望之卻步。倍感挫折之餘,是不是有很多⼈都有同樣的經驗,好多故事有著美好的開始,起於靈動的筆觸,最後卻都成了斷尾⽂,沒有完結!

可惜啊可惜!

在完結⼀篇超⻑篇連載之後,我也是後繼無⼒,對於再次地啓動⻑篇連載的⾏動,⾮常踟躕。於是,這次改以另⼀種結構來撰⽂,以降低⻑期連載所帶來的鬱卒,以迅捷完結為⽬標,讓⾃⼰儘快收穫到⼩説完結所帶來的成就感與喜悅感。

果不其然,連載沒多久便完成了第⼀篇故事,⽴竿⾒影,這種成就感在茫茫網海之中,的確能為作者⽴即挹注⼀杯振奮精神的咖啡因。

⼩秘訣就只是使⽤拼圖式結構。

何謂拼圖式結構?便是將⼩説篇幅控制在五萬字以下,以短篇來編織⻑篇,將⼩段故事置⼊⼤結構中,撰寫時盡可能讓每⼀篇章獨⽴成⼀個完整的故事。

就意象層次⽽⾔,宛若將⼀塊精緻的拼圖嵌⼊⼤時代的歷史架構中,每⼀塊拼圖⼜有著某種程度的獨⽴性,⼀塊塊緊密拼凑在⼀起,構成⼀幅完整的圖案。

這種⼩説撰寫⼿法,我稱為拼圖式⼩説撰寫法。

與辦案式、偵探式、章回式結構⼜完全不同,偵探⼩説中每個案件都是獨⽴進⾏的,很適合章回⼩説的結構。我寫的則是歷史⼩説,以某⼀時代的歷史為故事主體,時序上有⼀個⾸尾⼀貫的因果主線,章回⼩説的敘事結構並不適合。

冬宮』所展現的⼿法,⼀⽅⾯讓⼀篇篇的故事獨⽴,同時⼜讓所有的故事都在同⼀故事線之下進⾏,⾸尾⼀貫,最後串連獨⽴的拼塊,成為⼀幅完整的圖像。

並⾮雙線或是多線故事。

只是將⼀個故事切割成⼀塊塊、個別處理,同時⼜緊密相扣,獨⽴⼜連貫,最後組成⼀幅完整的拼圖。

原本每天更新,後來改換節奏,改成⼀三五更新,⽣活若不是太忙碌的話,基本上每⽇都會撰寫⼀⼩段。

建⽴⼀套系統性寫作⽅式,對於⽴志於創作的⼈⽽⾔,的確必要。⽬前我所找到的節 奏,便是這樣如此的⼀套系統︰每⽇寫作⼀⼩段,由⼀⼩段⼀⼩段組成⼀個⼩故事,再由衆多⼩故事組成⼀部⼩説。

每⽇寫的都是⼤拼圖中的⼀⼩塊,⼀塊塊地拼起來,持之以恆,完結圖現的時⽇便不遠了。


語境上的平⾏宇宙



最近專注於俄羅斯宮廷⼩説『涅⽡河畔的冬宮』的撰寫,⽂類設定為歷史⼩説,兒⼦正熱衷於俄語的學習,沒被他傳染,全靠著德英兩語查找資料。

畢竟這只是⼀篇虛構⼩説,不是博⼠論⽂,雖然曾經動過閲讀第⼀⼿史料的念頭,例如︰凱薩琳個⼈回憶錄、與親家符騰堡國王交換書信、腓特烈⼤帝與伏爾泰交換的書信……幸好,都不是俄語。

不會俄語的我,倒是沒想過要去學俄語。

下載了凱薩琳的回憶錄,天啊!花體字德⽂,讀起來特別吃⼒。⼥皇死前把兒⼦叫到⾯ 前,遺⾔交待印封她個⼈的⽂件,保羅卻在當中找到了 Alexei Orlow(凱薩琳情夫之弟,亦是情夫之⼀)寫給她的信,是他殺了彼得三世。

⼀如既往,還是以中國古⾵撰寫古典歐洲,⼈物中無⼈擁有中國背景,在毫無中國元素的情況之下,何以中國古⾵寫西⽅?

會不會讓讀者有違和之感。

我不太會寫現代⽂,這次還是決定採⽤古⾵,原因是這是⼀部歷史⼩説。時代⽐起上篇⼩説早了⼀百年,『孤城春深處』是以 1870 普法戰爭為歷史背景,⽽『涅⽡河畔的冬宮』則開始於 1772 年第⼀次⽠分波蘭,此時法國⼤⾰命還未爆發,中國最偉⼤的⼩説家⸺曹雪芹剛好亡故⼗年。

『紅樓夢』當然是古⾵。

這次,雖未置⼊任何與中國相關的⼈物於情節當中,就時間點⽽⾔,卻有更多的理由使⽤古⾵來撰寫。

神奇的是,⼩説⼈物中沒有任何⼀⼈具有中國的背景,寫起來反⽽更爲順暢。不必刻意做中西對照,也不⽤討論東西⽂化差異,更不必花腦筋凸顯中國元素,僅以單⼀的⽂化情境去撰⽂,語境則以中國古⾵來營造,偶爾嵌⼊中國的詩詞與古中國的概念。

⽂中援⽤許多中國宮廷專⽤語彙,經過多⽅考慮,但最後還是沒有採取「朕」⼀詞,德皇⾃稱「我們」,不同於「我」,但若是使⽤「朕」⼀詞,中國宮廷味太過濃烈,我還是想在⼩説中凸顯⼀些歐洲宮廷特有的情境,⽐如使⽤「情夫」,不⽤「⾯⾸」⼀詞。使⽤陛下與殿下等尊稱,同樣的尊號也存在於歐洲宮廷之中。

⽂中偶爾嵌⼊⼀句王維詩,信⼿拈來,沒有前後⽂的鋪陳與分析。

對此,版友奧古提出⼀個很有趣的概念︰語境上的平⾏宇宙。以古⾵語素來描述歐洲古典宮廷,是平⾏宇宙的創作⼿法,沒錯!

是個挺有趣的思考。


圖⽂創作與歷史⼩説


最近熱衷於歷史⼩説的圖⽂創作,讓我在⼩説完結後的空巢期中,重新燃起創作的熱 情。關於圖⽂創作,⼤家⾸先想到的⼤概是繪本與漫畫,再來就是附上插圖的青少年讀物,或者是聖經的故事。

原本無意以漂亮的圖⽚吸引讀者,但在此必須説,有圖,節省了好多筆墨與⿇煩。

圖⽂創作的動機起源於,⼩説『孤城春深處』完結之後,連續寫了幾篇介紹⼩説場景的遊記,曬了⼀些⾃⼰旅⾏中所拍攝的照⽚,美美的城堡與宮殿,外加旅遊資訊與宮殿的歷史背景介紹,似乎很合⼤衆⼝味。

撰寫的過程很緩慢,根本沒認真在更新,離完結還有⼀⼤段路要⾛,但持續有⼈點閱。更新慢其實是另有原因,在寫城堡的過程中得到⼀個全新的靈感,不如以收集到的資訊為湯底,來創作以真實的宮殿與歷史為背景的宮廷⼩説。此時正值烏俄戰爭,於是決定撰寫以凱薩琳時代爲背景的『涅⽡河畔的冬宮』,⽴意將⾃⼰的創作⽅向,從⾔情⼩説轉向歷史⼩説。

圖⽂創作的⼿法其實早在撰寫『病慾雪國』時,就已經試⽤了。

⼩説原本就⼩衆的⽂體,歐洲史⼜是冷⾨,開始動筆之前,我早已做好了⼼理建設,無論⼤家對於冷⾨的歐洲史有無興趣,純粹是爲喜歡歐洲史⽽寫⼗⼋世紀。

每⼀章節都附上了⼀張圖⽚,無論是宮殿還是⼈物,都指涉著⼩説中所出現的場景,未來也會⼤量採⽤俄羅斯電視劇『 Ekaterina 』的劇照。我「編造」的歷史卻與電視劇完全不同,電視劇中⼟俄戰爭與哥薩克⼈農⺠起義的問題佔⼤多篇幅,還有兩個僞裝者 [1] 挑戰凱薩琳皇權正統性的問題,在『冬宮』中盡量微處理,改以⽠分波蘭的歷史為背景核⼼,並以俄羅斯與普魯⼠的關係為歷史觀察的切⼊點。

⾏⽂盡量要求簡潔清晰,⼀改過往華麗⽂⾵,宮殿繁複的巴洛克裝飾全讓圖⽚去解説,不再絞盡腦汁去思考如何描述宮殿、服飾、珠寶、⼈物外表等等,盡量減少與⽂字纏⾾的内⼼戲,將焦點放在編纂故事之上。

雖然是⼀篇劇情取向的⼩説,但⼀如既往,完全沒有擬出故事⼤綱,只列出⼈物關係 表,歷史⼩説與⼀般虛構⼩説不同,⼈物關係是既定的,歷史事實是既定的,在既定的歷史框架之下去尋求創作的空間,原本以爲寫起來會處處碰壁,意外的是,撰寫的過程異常順利。

在『涅⽡河畔的冬宮』中,以歷史事實與歷史⼈物為主幹,在真實的歷史架構之下,放⼊⼀個虛構⼈物⸺波蘭公主蘇菲,蘇菲在此歷史情境中,⾓⾊的功能便是將當時的歷史事實與歷史⼈物串聯起來、發展成⼀個愛情故事。

有點像是當下流⾏的穿越⼩説,不同的是⼥主沒穿越,她是來⾃異國的公主,就當她是穿越了。

承上⽂的哲學命題︰如果忒修斯船上的⽊頭逐漸被替換掉,直到所有的⽊頭都不是原來的⽊頭,那麽這艘船還是原來的那艘船嗎?

同樣的命題,我們也可以問,如果歷史事實與歷史⼈物都是真的,以虛構的感情、思考甚⾄情節⼀⼀替換掉歷史事實,使⽤真實的史實與⼈物為材料(⽊頭),重新建構後,如此所創作出來的歷史故事,是真實的歷史,還是虛構⼩説?


[1] 這兩個僞裝者即是彼得三世的僞裝者︰ Yemelyan Pugachev;與僞裝為伊莉莎⽩⼥皇私⽣⼥的僞裝者︰ Tarakanova 。


忒修斯之船不只是⼀個哲學命題


在我開始討論散⽂之前,先探討⼀個哲學命題,正好以此⽂完結⼩説的部分,亦以此⽂擺渡到另⼀個領域︰散⽂。

我在這裏想討論的命題,稱為忒修斯之船(英語:Ship of Theseus),亦稱忒修斯悖論,是形上學領域中關於同⼀性的⼀種悖論。

⼀世紀時的希臘作家普魯塔克(Plutarchus)曾經提出了⼀個命題:如果忒修斯船上的⽊頭逐漸被替換掉,直到所有的⽊頭都不是原來的⽊頭(組件),那麽這艘船還是原來的那艘船嗎?

有些哲學家認為是同⼀物體,有些認為不是。

希臘哲學中還有另⼀個流傳更廣的命題,所謂赫拉克利特之河,是相類似的悖論︰⼈們雖然渡過相同的河,但流經的⽔卻是不同的⽔。普魯塔克便是引⽤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的觀點,提出無⼈能夠再次渡過相同的河流的假說。

有創作經驗的⼈都會遇到同樣的經驗,原來的⼩説不斷地進⾏修改,修改之後的⼩説還能與原來的是同⼀部⼩説嗎?

我之所以會想談論這個命題,正好是這兩天剛好【瓶中信】交稿了。

我所創作的故事︰【那些你覺得這個世界棒極的瞬間】,全部以真實的素材來寫,所有的⼈物、地點、到霍亨索倫堡的遊歷、⼤阪關西機場、天守閣、舊⾦⼭、利佛摩爾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鐳射實驗室、核融合電漿、LIGO、諾⾙爾物理獎、盲⼥與玫瑰等等,全都是與我⾃⼰的過去有關的⽇常,連真理⼦也真有其⼈。

創作素材全都是真的,排列組合之後卻是完全不相同的故事,雖然全部的組件都是由事實構成,但敘事的時序與⼈物的關係,經過重新組合之後,卻成了⼀個全然虛構的故事。

普魯塔克所提出的問題是,當是不斷地更新⼀艘船的⽊頭,原來所使⽤的材料全部被換新之後,那麽這艘船還是原來的那艘船嗎?

針對我所寫的【瓶中信】,我提出另⼀個命題︰將船全部拆毀,但使⽤原來的⽊頭來蓋⼀棟房⼦,在這棟新蓋成的房⼦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船的部件,但是所有的⽊頭重新組成之後,雖然所有的材料雖然來⾃同⼀艘船,但是卻不能稱之爲船了,⽽是房⼦。

我在【瓶中信】的【後記】中,更進⼀步地提出另⼀個問題,是關於⼩説與散⽂的分 野。根據⽂學界的共識︰以事實為撰⽂基礎或者是以真實的内⼼感受為抒發基礎的,才能稱爲散⽂,否則就會被視為虛構⼩説。

若是寫作素材全部根據真實的⼈⽣經驗,也基於真實的内在情感發想,⼈物是真的,地點是真的,事實是真的,情感也是真的,也無違反⾃然律的超⾃然奇幻現象,將這些真實的元素洗牌重構之後,所構築出來的故事卻不是真的。

在此我只是想問⼀個問題︰這樣的⽂章能稱爲散⽂?

散⽂必定是事實的重述嗎?

然⽽事實的部件經過⼤腦重組建構之後,還能稱之爲「船」嗎?還是稱爲房⼦?

當然,此命題可以延伸去探討另⼀個問題,正如衆所周知,網⽂界「抄襲⾵」極爲泛濫,有些⼤⼤甚⾄告上法庭、對某個⼤⼤提出訴訟、指責對⽅抄襲⾃⼰的智慧財產。

然⽽,那些⼈看到的都是︰⾃⼰的船被重新組成了房⼦?將⼀部⼩説不斷地進⾏修改,修改之後的與原來的故事完全不同了,這樣與原來的能算是同⼀部⼩説嗎?修改的⼈算是抄襲嗎?

試問,我們還能將已經成爲他⼈財產的「房⼦」,當成⾃⼰的財產「船」來看待嗎?


【注】忒修斯(Theseus)是傳説中的雅典國王,普魯塔克只是以這個國王的名字做⽐喻,並⾮真的有這麽⼀艘船。


德英法中四種語⾔⾵格的擬⼈


若以藝術⾵格來⽐擬德英法中四種語⾔所表出的⽂⾵,可能的對應⽅式如下︰

德語︰巴洛克
法語︰洛可可 
英語︰⾃然主義
中⽂︰印象派

德語總是以⼤量的修飾語彙與繁複的關係⼦句來敘述,使⽤無以匹敵的超⻑單字來表達⼀個概念,德⽂語法能夠讓繁複的邏輯思路、⾼密度地集中在⼀個句⼦之上,這是⼀種巴洛克的表現⾵格︰讓衆多元素林林總總地⿑聚⼀堂,同時⼜能在繁複的結構之中,讓⼈將⽬光焦距在⼀點之上,讓焦點凝聚在宏⼤的世界觀之中,德國最知名的巴洛克⼤師便是巴哈,在視覺藝術上,我卻要選荷蘭⼈維梅爾。

代表藝術家︰維梅爾。

法語像是個説著吳儂軟語、溫柔甜軟的江南姑娘,有著洛可可的柔媚⾵采。與德語相反的是,法語是⼀種散發性思維,處處有驚喜,讓⼈處處流連,婉約地表達華美⽂字背後所蘊含的深刻情感。⼤衛的『拿破崙跨越阿爾卑斯⼭』,正是如此的⼀幅畫,細膩婉約的線條表現出拿破崙躍⾺乘⾵的丰姿。

代表藝術家︰⼤衛。

閲讀英語就像是欣賞⽶勒的『拾穗』,簡樸⾃然,渾然天成,無修飾,無奢華,以最樸素真實的筆觸描繪出真實⼈⽣的⼀刹那,讓⼈沉靜於與世無爭的寧靜平和之中,⼼靈得到最終的安慰與安息。

代表藝術家︰⽶勒。

閲讀中⽂的詩詞就如同欣賞莫内的睡蓮,以隱隱約約的模糊筆觸來呈現出視覺上的無限意象,像是捕捉了什麽,⼜什麽都捕捉不住。

代表藝術家︰莫内。


2022年12月2日 星期五

建構駁雜⽂化中的世界觀


⺠初那個時代造就了⼀種東西交雜的⽂化氛圍,我在⼩説中所企圖建構的便是那種⽂化交雜的氛圍,⺠初⾵便是我所仿效的⽂⾵。

爲此,我建構了⼀個新的世界觀,稱之為︰巴洛克式混⾎⽂化。

之所以會稱爲巴洛克,正是因爲巴洛克的藝術⾵格是⼀種⼤量使⽤⾦⾊、浮誇奢華的裝飾,不同的元素雜陳於⼀個空間中,强調細部的繁瑣精緻,但整體組合起來⼜呈現⼀種氣勢恢宏的宏觀世界。

維梅爾的畫作便是巴洛克藝術的代表之作,在衆多精緻繁複的珍珠、織品、瓷器、家俱、服飾中讓⼈的⽬光聚集在⼀個焦點之上,我所期望的⽂字效果便是巴洛克的效果。

使⽤的⼿法便是中西混雜,古今交錯,賦格式⽽⾮多線紛呈,現代思維模式卻以古⾵來表現,多語語境但⼜以純中⽂來書寫,描繪場景⾐飾的細部來追求⽂字上華麗堆叠,有點像德語的⾏⽂⾵格,⼤量使⽤堆叠的修飾與關係⼦句。

⺠初有極爲類似的、⽂化駁雜的氛圍,西潮東來,古⽂受到西語的衝擊,中⽂世界產⽣了根本的變化,因⽽造就了不古不今的⺠初⾵,我貪圖便利因⽽以⺠初⾵來寫作,來凸顯中外紛呈的語⾔情境。其實我也不知道⾃⼰寫的是不是真的⺠初⾵,主觀如此認定,客觀還要經過讀者⾃⼰去感受與判斷。

萊茵河兩岸是⼀個⽂化上相當特殊的地⽅,它是⼀個德法瑞⽂化匯流的⾦三⾓,這裏的⼈説的語⾔是施⽡本語,頗有法語⾵格,省略字尾、提⾼聲調、拉⻑尾⾳、後置式修辭……都讓⼈感受到濃濃的法國腔。

男⼥主⾓擁有共同的法語背景,代表著⽇⽿曼主流⽂化中的孤島,兩⼈之間形成⼀種獨樹⼀幟的互動模式與⽂化,我稱爲駁雜⽂化( hybrid )。

駁雜在此的定義是︰不與主流⽂化交流或是融合,⽽是與之並列共⽣,⾃成⼀種世界 觀。在某種程度上也有交集交融,也會產⽣誤會衝突,但⼤多時候都是各安天命,不解構,亦⾮形成結構。

這種⽂化的運作⽅式很典型地出現在移⺠家庭、異國婚姻與混⾎兒⾝上。混⾎兒⾃⾝並⾮單純地⿊與⽩混合成灰,⽽是有⽩、有⿊、也有灰,他們的⽂化並⾮單純地來⾃⺟⽅或是⽗⽅,⽽是多元駁雜交錯的,⽽他們⾃⼰並不會意識到本⾝具有這種特質。

尤其是混⾎兒或是移⺠的第⼆代,因婚姻與移⺠⽽產⽣的特有的⽂化模式,他們⽇常所實踐的⽂化,與我們所熟識的⽂化交通史並不盡相同,兩國⽂化交流⼀定會經歷到認識、理解、學習、接納的過程,才會有⽂化融合的結果。⽽混⾎兒並不需要這樣的學習與交流,⽽是⽣來便是如此,繼承了⽗⺟兩⽅的⽂化,同時亦從中產⽣了⾃⼰的⽂化,所謂的第三⽂化,茉莉與莫利斯這兩個⼈物便是表達了這樣的⽂化特質。

因此,我以男⼥主⾓的家庭背景,在⼩説中建構⼀個全新的世界觀,我稱爲巴洛克駁雜⽂化,是⼀種東⽅⽂化介⼊歐洲多元紛呈的⽂化中,所產⽣出來的世界觀,東⽅元素以原⼦式的、貴族式的、追求式的存在⼩説之中,並⾮普羅⼤衆的全⾯性,只是騷⼈墨客、王公貴胄的附庸⾵雅。

例如⽂中提到,海因⾥希王⼦以歌劇『⼤地之歌』的來理解中國的唐詩,在洛可可的時代裏,東⽅的藝術⾵格的確在歐洲盛極⼀時,例如我多次提到過的無憂宮的中國茶亭(Chinesisches Teehaus)便是⼀個將東⽅元素摻⼊洛可可建築之中。

⼥主茉莉是中英法三語⼈,她的⺟親是來⾃中國的⼤家閨秀,我將茉莉設定⽣⻑於道光咸豐年間的中國,晚曹雪芹⼀百年,她來到⿊森林時,中國還在同治年間,光緒皇帝還未登基。她與⽗⺟在中國住了⼗年,⾃幼接受中國古典教育,⼗歲之後,才與⽗⺟⼀同移居到澳洲。⼩説强調她與⺟親的關係⼗分親近,認同⺟族的漢⽂化,家庭教育是傳統中國式教育,她在澳洲上學,同時亦接受西式教育,熟稔聖經,嗜讀西⽅⽂學作品。

茉莉的⽗親馮舒⽡是法國貴族,來⾃亞爾薩斯,亞爾薩斯⼈其實是⽇⽿曼⺠族,⻑期受法國統治。他⾝負王命,⻑年帶領法軍駐守南洋,因⽽在中國與她⺟親結爲夫婦。

她的伯⽗是國王堡伯爵,國王堡位於亞爾薩斯的⼩鎮 Colmar 附近,她的⽗族代表的是萊茵河左岸的勢⼒,⽽右岸便是故事中三⼤家族︰霍亨堡、梅根堡與寧芬堡的勢⼒範圍。

茉莉這個⾓⾊便是駁雜⽂化的產物,我引⽤⼤量的中國詩詞與聖經,便是想營造這種中西並列的氛圍,翻譯了許多讚美詩歌來描述歐洲的⺠⾵與信仰。

此外,⼩説還描述了許多宮殿城堡,這些場景在現實世界中是真實存在,⼩説完結之 後,爲了讓⼩説不流於太過虛空不踏實,覺得有必要介紹⼩説場景與歷史背景,因⽽撰寫⼀系列的『城堡紀⾏』,主要是以圖⽂介紹故事上演的舞臺,每次寫遊記都不知道要寫什麽 的,⾃⼰遊歷過的地⽅,配合著⼩説來寫之後,變得好有感觸哦!

與『城堡紀⾏』不同,⼩説中關於場景的描述部份是以虛虛實實的⼿法來撰寫,換⾔之,除了雪梨華⽣灣( Watsons Bay )之外,霍亨堡、寧芬堡、梅根堡、國王堡、瑪瑙花園與蒂蒂湖等地並⾮百分之百等同對應真實世界中的︰ Schloß Hohenzollern,Schloß Nymphenburg,Schloß Meggenhorn,Château du Haut-K œ nigsbourg,Insel Mainau 與 Titisee,或是經過乾坤⼤挪移,像是玩樂⾼⼀樣,就把幾個宮殿給重新組合了。

這些地⽅我都會在『城堡紀⾏』⼀⼀介紹,敬請別客氣︰追⽂。

更重要的是⽂中的霍亨家族亦⾮普魯⼠王室,我采取的是「真事隱」的⼿法,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無論是宮殿還是王室歷史都是營造⼩説背景的元素,並⾮現實世界的再度呈現。

霍亨索倫堡原是位於⿊森林附近的⼭丘上,我把它放在蒂蒂湖畔,瑪瑙花園其實位於博登湖畔,我也把它放在蒂蒂湖畔,梅根堡則在瑞⼠琉森湖畔,寧芬堡位於慕尼⿊,我則把它們放在萊茵河⾕地之中。國王堡、孤獨宮、無憂宮與凡爾賽宮的地理位置基本上不變,但對這幾座宮殿的描述也⾮寫實。

我⾃認是⼀個不具有想像⼒的作者,⼤腦中只有概念,沒有故事,遂以⾃⼰熟悉的題材與概念作爲⾻架,將故事⼀⼀填⼊概念之中。會選擇這樣的題材來寫作,其實原因無他,只因爲德英法三國無論是語⾔、⽂化、歷史、⺠族性與⽣活環境都是我⽐較熟悉的。

要以中國式的思維去展現歐洲,⾸先要凸顯中國語⾔⽂化的特徵,以⽰這是以中國「古」⼈的⾓度所理解的歐洲。

⽽中國的詩詞與哲學,在學界最爲歐洲⼈所讚揚的領域,也是我⽐較熟悉的領域,因⽽選擇這樣的元素來代表中國⽂化。

這並不是説,中國在其他領域便乏善可陳了,⽽是剛好這個領域是我⽐較熟悉的,其他領域沒有深⼊接觸過的,像是武俠中醫也是西⽅⼈對於古中國印象⽐較深刻的元素,但我沒有接觸過,只能局限於詩詞來做中西並陳、古今交雜的⽂化之旅了。

⽂中對於⼥主⾓的⾐裝與⾸飾著墨甚多,尤其是和服與旗裝是我特別設計的,構想是來⾃,有⼀次去參觀⼀座花園,剛巧碰到巴洛克化妝會,⾒到⼀些⼥⼈穿著美麗的宮廷式蓬蓬裙,若無其事地在花間⾛來⾛去,⼼裏產⽣了異樣的感覺。

便突發奇想,若是將⼀個穿著唐⾐、和服與旗裝的東⽅⼥⼦放⼊歐洲的洛可可宮殿之中,不知道會產⽣什麽樣的效果?

總⽽⾔之,介紹了那麽多撰寫這部⼩説的發想與構思,最終還不如⾃⼰來品嘗鑒定,在此真摯地邀請您來品嘗薇亦柔⽌掌厨的滿漢全席,美國⼈稱爲 fusion 的宴饗︰【孤城春深處】。


不同語⾔⽂化在中⽂中的表現


撰寫異國的⼈都會遇到⼀個共同的問題︰外語。其實對於台灣⼈來説,這個問題並不陌⽣,這裏想問⼤家是如何處理⽇常語⾔︰臺語?

如何使⽤中⽂來體現異國的語⾔⽂化?⼀定要以歐美翻譯⾵來⾏⽂才能表達出異國情境嗎?

基本上,我對歐美翻譯⾵並不熟悉,傾向閲讀原⽂,也沒有緣份讀到翻譯。聖經算是例外,與神對話,⼀直以來堅持使⽤⺟語,更何況全世界基督徒讀的都是某種語⾔的譯本,我也不例外。

單純以中⽂來區分不同的語境,技術上是⾮常困難的。因爲讀經,富有⺠初⾵的和合本被我奉爲圭臬,便將和合本的⾏⽂⾵格權當作︰中⽂對於西洋古⽼歷史⼀種語⾔的表現。

撰寫以台灣史為背景的⼩説,倒是可以在對話中穿插閩客兩語。閩客兩語已有約定俗成的寫法,以閩客國不同的語境來烘托三個不同層次的⽂化,營造出時代氛圍,這種寫法能落實在以台灣史為題材的創作之中。

英語⼩説中,也會出現德語法語的對話,來表⽰説話者的⾝份,德語⼩説中,同樣也會出現英語或是法語。

但以中⽂撰寫異國的歷史⼩説,在表達不同語⾔時,的確會遇到極⼤的困難。我的男⼥主⾓是在德語環境中使⽤法語對談,這種情境⽤中⽂寫不出來,但是可以以中⽂做解釋。⼩説情節牽涉到中德英法四種語⾔,基本上無法把外語嵌⼊⾏⽂之中,只能加以説明,善⽤注釋列出外語原⽂,⽅便讀者查證。

此外,塑造⾓⾊的性格也可以區分不同層次的語⾔⽂化。

不少⼈以外語名字來標識外國⼈的⾝份,我習慣閲讀外⽂,因此排斥中譯的外國姓名,有不少⼈覺得外國名字難以記憶,會阻礙閲讀的流暢度,總之⼈的⼤腦多少抗拒著這麽奇怪的中⽂。

我采取⼀種⽅式來解決這個問題,西⽅的⼈名絕⼤部分是來⾃聖經,只不過不同的語⾔發⾳寫法有所不同,我與⼀般作者不同,全部採⽤和合本聖經的譯法,⽽⾮五花⼋⾨的譯法。

我⾃⼰是⼥⼈,原⽣⽂化是漢⽂化,以中國⼥主的視⾓貫穿整部⼩説來觀察異國異境,幾乎是命定式的必然。這幾天嘗試著以歐洲⽩種男性為視⾓來撰寫幾篇微型⼩説︰【 ⼼撫⾦⾨琴弦 】與【 ⼿撫她的胴體 】,但也僅限於短篇。

⼥主⾓茉莉是⼀個⽣於中國、⻑於澳洲的中英法三語混⾎兒,創作這個⾓⾊的靈感其實是來⾃⼗歲的兒⼦,他便是⼀個中英德三語混⾎兒,⽽他的中⽂説得還真不錯,只不過遺憾的是不會吟誦詩詞。

以四語為創作的素材,⼜以純中⽂為⾸尾⼀貫的語境,是我這幾年來研究雙語三語的家庭⽂化⼀點⼩⼩的⼼得。針對此現象個⼈提出了 hybrid ⼀詞,中⽂譯爲雜交⽂化,實在粗鄙不雅,因⽽改譯爲駁雜⽂化。

整部⼩説的情節簡短來説是,⼀個來⾃雪梨的中法混⾎兒在丈夫亡故之後,獨⾃帶著遺孤來到⿊森林繼承爵位。懷著古中國的情懷來⾯對全新的德語環境,卻遇到深情莫利斯,他則來⾃法國,他倆的共同語⾔是法語,莫利斯因⽽贏得芳⼼。

以⼥主⾓茉莉中國式的視⾓貫穿整部⼩説,來觀察普法戰爭前後、德法瑞交界、⿊森林中的歐洲貴族社會,内隱歐洲德英法三强在政治上與⽂化上的衝突。⽽這個衝突與緊張並⾮直接攤在舞臺上,⽽是不經意地緩緩流動在書中幾個⼈物之間。

在多元的語⾔層次中,我選擇半古半今的⾏⽂⾵格來陳述,更精準地來說是以清末⺠初的⺠初⾵來⾏⽂。以穿越的概念來解釋,茉莉便是從古中國穿越到西⽅現代社會。我所寫的並⾮歷史穿越,⽽是「⽂化穿越」,描述的是⼥主「穿越」到異國所⾯臨的⽂化差異與衝突。

關於⽂化差異此議題,在此無意以⽂化社會學的⾓度去做系統性分析與討論,雖然這才是我的本⾏。既然改⾏寫⼩説,便嘗試著以⽂學創作的⼿法來表現,也不做⻑篇⼤論的概念性分析與闡述,學著以⾓⾊的個性來表現不同的⽂化。

不同層次的⽂化,甚⾄⽂化之間的衝突,不⼀定要以不同的語⾔來表現,可以以⾓⾊的性格來表現。以⾓⾊來表達外語的思路,雖然在創作⼿法上,仍嫌不⾜,也不明確,但是中西夾雜的⾏⽂⽅式,更是⾏不通。

第⼀男主⾓莫利斯代表著來⾃法國的⽂化,他的細膩,以及對美感的執著,象徵著精緻華麗的巴洛克⽂化。法國是個曾經稱霸歐洲的强權,隨著拿破崙家族退出歷史舞臺,⽇落西⼭的法國⽂化,在普法戰爭中更是⼀擊⽽潰,從此沒落,由德國取⽽代之。

⽽第⼆男主⾓雅各所代表的正是德意志帝國興起時的普魯⼠⽂化,鐵與⾎的軍國主義創造了盛極⼀時的帝國,同時也是衰落的開始,於是我著墨於這個⾓⾊的好强與軟弱。

第三男主⾓海因⾥希王⼦,在第三部『深院鎖清秋』中登場,在歷史中他是維多利亞⻑公主的次⼦,⽇後德皇威廉⼆世的弟弟,所代表的是反對俾斯⿆軍國主義的勢⼒,倡導的是英國的⾃由主義⽂化,亦是此四部曲中唯⼀真實的歷史⼈物。

關於海因⾥希王⼦請參閲前⽂【 與歷史⼈物談戀愛 】。

海因⾥希王⼦(Heinrich)曾經到過中國,晉⾒過光緒皇帝,是歐洲第⼀個晉⾒中國皇帝的歐洲王室成員,因此,我選擇他作爲英國⾃由主義的代表,成爲⼩説中的第三男主⾓。因 爲他在歷史中與中國有著那麽⼀點連帶,我因⽽將他聯想成與茉莉有著頗深的情緣,當然這 都是⼩説家⾔,不是史實。

王⼦便是維多利亞⼥王的外孫,第⼀世界⼤戰被戲稱為表兄弟之間的戰爭,不無道理。我想借由這個⾓⾊來反映這樣的⼀個歐洲貴族社會,各國貴族互爲⾎親,互相聯姻,互相援引,同時⼜互相攻訐,互相爭⾾,互相殘殺。

不幸的是,這也是我⾃⼰在歐洲所經歷到的真實⼈⽣,歐洲⼈⾾得最慘烈的並不是⾺克思所説的社會⾾爭,⽽是家族内部的⾾爭。

歐洲王室與中國後宮完全不同,歐洲王室之間有著錯綜複雜的⾎緣系譜,歐洲貴族便是全球化的先驅,這也是撰寫歐洲歷史⼩説最⼤挑戰,光寫海因⾥希王⼦⼀個⼈便要追溯到他的祖宗⼗⼋代,同時要研究好幾個國家的歷史傳承。

中國後宮⼩説的主題⼤部分圍繞在幾個嬪妃爭寵爭王位之上,⽽歐洲王室采取嚴格的⻑⼦繼承制與⼀夫⼀妻制,⾾爭的⼿段與⽬的便有所不同了,他們的⼿段是跨越國界的,是國際性的。

政治聯姻便是最重要的⼿段之⼀,迎娶他國公主將外國勢⼒引⼊,讓⾃⼰的後代成爲他國的王位繼承⼈,因此歐洲各國的統治者⼤多並⾮源⾃本國。現今的英國王室來⾃德國漢諾威,俄國末代王朝羅曼諾夫王朝來⾃北德,更奇特的是普魯⼠這個國家連領⼟都不是源⾃德國本⼟。

歐洲的⽂化語⾔⾎緣國籍是如此錯綜複雜,若是刻意以某個國家的 Klischee (cliché) 來標識⼀個⽂化,⽇⽿曼⼈統統嚴肅呆板,法國⼈必定濫情浪漫,英國⼈出⼝閉⼝都是諷刺性幽默,猶太⼈那種錙銖必較……這種刻板的形象會矮化⼀個⽂化,抹平其深度與内涵,也會造成⾓⾊的僵化與定型,因此在撰寫中要特別⼩⼼去處理。

以⺠族性來塑造⼈物,有其基調,也有變種,更要有糅合與創發。第⼀男主⾓男主莫利斯便是⼀個很不典型的法國⼈,⽐較接近法國與德國兩種氣質糅合在⼀起的⾎統,本⾝就是⼀個德法混⾎兒,與茉莉中法混⾎的⾎統,有著磁鐵般的選擇性的親近性。

⼥主⾓茉莉⽣性柔弱依賴,凡事退讓妥協,代表著中國⽗權社會之下的傳統⼥性。對於爭强好勝的現代⼥性來説,是個⾮常不討好的⾓⾊,但卻表徵了中國傳統⼥性的性格,同時也凸顯了她在異地求⽣存的難處。

借鏡穿越⼩説來撰寫異國


其實以中國古⾵撰寫異國的構思是得⾃於穿越⼩説,我原本不知何爲「穿越」⼀詞,到⽬前爲⽌,所閲讀過的穿越⼩説統共也只有『步步驚⼼』⼀部。

會知道這部⼩説,源⾃於兩年前陪兒⼦看⼗年前紅極⼀時的陸劇『步步驚⼼』,⼀時好奇上網查了⼀下這部戲,順便把原著找出來讀⼀讀,這是我看過的第⼀部以網路⼩説改編的 IP 劇。

⽽我之所以會去看『步步驚⼼』這齣戲,主要是想利⽤歷史劇來讓孩⼦認識中國歷史,在網上偶然讀到有⼈推薦『步步驚⼼』,⽽從不看影⽚的我卻也好奇地去看了。

未料,故事裏的歷史時空因穿越所造成的邏輯,深深地吸引了我︰⼥主若曦因爲⾃⼰的先知與提點,卻無意中造成⼋爺對四爺發難,因⽽讓四爺懷恨在⼼,導致⽇後雍正與⼿⾜相殘的悲劇。原本因爲愛⽽仁慈,卻因爲愛⽽造成殘忍,若曦因⽽抱憾終⾝,抑鬱以終。

穿越所造成的悲劇,是令⼈感動的。但我後來在讀『步步驚⼼』這部⼩説時,統共得到⼀個感覺,若曦的⾔⾏思想彷彿沒有穿越,那種對君權無條件的忠♛與服從,其實只存在於古代⼈的思維模式之中,現代⼈不會有那樣的⾔⾏,⽽⾝爲現代⼈的若曦卻有,這是個⼈覺得這個故事不合理的地⽅。

作者除了在結尾處理了因時空穿越⽽產⽣的時序問題之外,甚少著墨於⼥主因穿越⽽造成的⽂化差異。未去處理古今思考模式不同所造成的衝突,讓⼈覺得若曦根本沒穿越,⼥主來⾃未來的⾝份在故事中似乎並不是那麽地重要,她只不過是個先知,預先知道歷史的結果罷了!這個⾓⾊的功能性過强,⽋缺⼼緒描繪,是我深覺遺憾之處。

最後雍正也意識到,若曦是來⾃另⼀個時空,他卻問了,「那⼜如何?這有差別嗎?」其實真正引發我進⼀步去思索的,就是雍正的這句話︰

這有何差別?

穿越者與古⼈的思考⾔⾏應該是有差別的,⽽愛是否可以跨越時空、跨越國界、跨越差異?我想去處理這樣的議題。

於是我創作了茉莉這樣⼀個⾓⾊,不以穿越為⼿段,不去探討現代物理學的複雜命題,只是以混⾎兒的⾝世來到異國⿊森林,這樣的經歷意味著⼥主所受到教養與⽂化與異地有顯著的差異,⽽她吸引三位男主的魅⼒正是這種⽂化差異所造成的異樣的感覺。

相較⽽⾔,康熙諸皇⼦莫名其妙地同時愛上若曦這個⼥⼦,她的吸引⼒並⾮穿越所造成的,也⾮歷史⼩説中描摹的傾國傾城之貌,有點不明就裏。

⼩説【孤城春深處】以中國喻「古」,表達的便是「昔」⼀字。以⼗九世紀末的德英法三國⽂化喻「今」,所要表達的是現代⼈⾮倫理性、唯情的個⼈主義,以「古今交錯」的⼿法來創作這⼀部以古⾵寫歐美的⼩説。

不同的是,茉莉不是從「古」穿越到「今」,她並未歷經科幻式的「時空穿越」,只是從古⽼的中國來到現代西⽅世界之中,我稱之為「⽂化穿越」。

「⽂化穿越」深刻地刻印在我個⼈的⼈⽣之中,⾝爲作者不免將⾃⼰的⼈⽣感悟寫⼊⼩説之中。寫⽂化的差異、⽂化的駁雜、⽂化的交織、紛呈與並存……的同時,也是表達⽂化差異在⼈物内⼼中所造成的衝突與掙扎。

⽽⼥主茉莉⽣性委婉、内向、含蓄、敏感、細膩、具有古代中國⼥⼦的樣態與氣質,重視質感、迷失在細節之中,處處顯得與當時⽇⽿曼與歐洲各國之間的政治衝突格格不⼊。

⼤部分的篇幅都是在做局部處理,描寫油畫的筆觸、花草的意態、⾐飾的剪裁顔⾊、宮殿的裝潢……借⼥主的眼來讓讀者看到異國,以異境異樣的感觸來寄托⼥主的異鄉⼈的存在處境,抒發意識流式的⼼緒獨⽩。

個⼈創作的企圖⼼便是以中國古詩⼈的情懷,來凝視歐洲奢華的殿宇,同時内⼼興起詩樣的萌發。並且嘗試著以中國詩詞那種詩的意境,去描繪歐洲宮殿藝術品實體。

模糊糅合虛實之間的界限,原初的意圖是跨越⼩説、散⽂與詩歌等⽂體。

我時常打趣著說,我對⾃⼰的⾃我期許是,閲讀我的⼩説從頭讀,從中讀,從後讀,⼀起讀,打散讀,信⼿拈來,悉聽尊便。

應該像什麽?像是翻閲⼀本詩集。

著眼點在於連續性的不連續性,這便是我個⼈對於閲讀與寫作的創發之處。


巴洛克式古⾵


要以何種⽂⾵來撰寫⼩説,對於作者⽽⾔是⼀個⼀開始便要斷然決然下錨的事情,⽽你的船停靠於何種⼝岸,端視於採⽤何種⽂⾵來創作。

忽古忽今,是寫作⼤忌,⾏⽂⾵格不穩定,不斷地變動,會讓讀者感到跳躍於時空之 中,不知所措。除⾮是撰寫穿越⼩説,以古今夾雜的⾏⽂來凸顯時空的差距,以不同層次的語境來反映穿越者與異時異境之間的隔膜,忽古忽今反⽽有加乘效果。

以距今久遠的古代為⼩説的時代背景,⼜是描述⾵⼟⽂化差異甚⼤的異國,要以何種⽂⾵來撰寫,的確是⼀個值得思量的問題。

我所撰寫的⻑篇⼩説『孤城春深處』是⼀部⾮典型的作品,以中國古⾵⾔情寫歐美,與⽂壇上爲⼈熟知的歐美翻譯⽂⾵完全不同,這種翻譯⾵也盛⾏於中古奇幻⼩説,特點以淺⽩流暢的措辭,偶爾點綴⼀點拗⼝的詞彙,清新中帶點古意。

⽽我的⼩説時空是設定在普法戰爭、德國統⼀前的⽇⽿曼,距今 150 多年。時空並⾮中國古代或是中國架空朝代,卻以中國古⾵⾔情⾏⽂,讓⼤家讀起來很不直觀,有種歷史與場景錯置之感。

⾝爲創作素⼈,所讀過的⽂學作品⼜是幾稀矣,並不知道⼀般如何處理這樣的題材?全憑直覺來寫,之所以決定以古⾵⾔情來撰寫這部⼩説,其中絕⼤部分的原因是來⾃於,⾃⼰過去所閲讀過的中⽂作品裏,以歷史⼩説居多,古⾵算是⾃⼰較熟悉的⾵格。

⼩説的場景位於德法瑞邊界的⿊森林與萊茵河⾕地,正是我⽬前⼭居之地。我以原⽣家庭的漢⽂化背景,加上⾃⾝實際的經歷、藝術史的興趣、哲學神學的認識,創造出⼀種巴洛克式賦格⽂化,感覺上有點像是波茨坦無憂宮前的中國茶亭( Chinesisches Teehaus),不中不西,不古不今,⼜虛⼜實。

同時,⼜中⼜西,⼜古⼜今。

何以古⾵來寫歐美?有些讀者提出這⼀個問題。

⼤家可能已經習慣了,歐美的故事都不是以古⾵⾏⽂,我們極可能將珍奧斯汀與 Danielle Steel 兩位作家的作品皆以現代的⽂⾵來翻譯,卻忘記奧斯汀的⽂⾵很明顯然地古⽼了很多很多,可惜的是我們閲讀中譯⽂時,⽐較感覺不到這種時光久遠的古⽼⾵味。

我讀過的⽂學作品甚少,在此無意分析⼤結構式的⽐較⽂學,且先以這兩位作家來⽐較,剛好她們的書我⾃⼰曾經讀過原⽂,我最愛的⼩説『傲慢與偏⾒』,出版於 1813 年,⽐『孤城春深處』的普法戰爭早半個世紀,當時我讀得很⾟苦,因爲語⾔實在是太古⽼了。

⽽ Danielle Steel 是現代作家,她的書厚跟磚頭似的,我卻都能很流暢地⼀⼝氣讀完,雖然我並不是⾮常喜歡她所寫的⼩説,英⽂原著卻也讓我讀了幾本。不可否認地,她的『 The Mistress 』多少影響了我⾏⽂的⾵格,那種對客體世界巨細靡遺的描述,正是來⾃她的⼩説,不同的是,我更著墨與主觀⼼緒與客體之間的互動。

就題材層⾯⽽⾔,我多少也受到『傲慢與偏⾒』的影響,⼥性爲了追求社會與經濟的保障,將婚姻作爲⼿段,也是張愛玲的創作題材,與奧斯汀不同的地⽅是,我想探討的是,在這樣的⽣存空間中,純愛的可能性。

我要以『傲慢與偏⾒』説明什麽事?

歐洲的語⾔與歷史也是經過悠久的演變,西⽅語⾔社會也有經過「古⽼」的階段,英⽂如此,德⽂亦如是。我以前曾經在德國⼤學裏修過中世紀史,閲讀史料時,中古德⽂簡直是有字天書,完全讀不懂,其實並⾮只有我如此的困難,德國同學也都去修了中古德⽂,原來他們也讀不懂。

全世界被翻譯最多的⼀本書便是聖經,就以路德聖經這個譯本⽽⾔,也是經歷了由古到 今 500 年的歷史,最新的路德 2017 版,也就是宗教改⾰ 500 年紀念版,便被批評得翻譯得太現代、太⼝語了、慘遭衆⼈詬病。

再拿另⼀個具體的例⼦來説,⽐普法戰爭早約 80 年的康德,啓蒙主義最重要的⼈物,他的⾏⽂,甚⾄單字的拼法,與現⾏德語有極⼤的差異,雖然讀起來並⾮中古德⽂的有字天書,康德時代的德⽂已經屬於現代德語了,撇開康德哲學本⾝的困難度不談,就純粹語⾔⾯向來説,當時的德語與現⾏的德語還是有很⼤的差異。

我所寫的時代是普法戰爭前後,150 年前的語⾔、⽂化、思考⽅式與現代德國⼈有很⼤的出⼊,私以爲古⾵⽐較適合故事中的時代背景。

那麽,清末的中國是如何處理外國⽂字作品?

光緒皇帝推⾏維新運動,當時滿清政府翻譯了⼀些西⽅的作品,基本上是以⽂⾔⽂來翻譯,⽽光緒之前早有了⽩話⽂學,古典⼩説『紅樓夢』基本上就是⼀種⽩話⼩説,⽽現在所謂古⾵網路⽂學,語法構句其實與古典⼩説最爲接近,甚⾄⽐之更加淺⽩。

清末⺠初,五四運動之前,外⽂書的翻譯也有以⽩話⾏⽂的,我最熟悉的便是和合本聖 經。和合本聖經 1890 年開始翻譯,到 1919 年新舊約全部出版,雖然時經 20 年的光陰,聖經的翻譯通常是新約很快就能譯完出版,可⾒新約譯⽂早在世紀之交就已經廣爲流⾏了,和合 本譯經時間早於五四⽩話⽂運動,譯者全都是外國傳教⼠,所使⽤的⽂⾵也是⺠初特有的不 古不今的⺠初⾵。

⼤體上,我以和合本聖經的⾏⽂⾵格來寫『孤城春深處』,古今參半,不古不今,不讓⼈覺得像是宋元明清那麽久遠,⼜是讓⼈覺得時代是在同治年間,⼜還不到⺠國初年,這便是我所追求的語境。

聖經記載的是兩千年以前的事情,若是完全以現代漢語⾏⽂,讀起來太過現代感,我⾃⼰因⽽不喜歡新漢語譯⽂,忠於和合本,和合本成爲流傳最廣的中譯聖經不是沒有原因,因爲新譯⽂都讀不出歷史感。

我選擇以不古不今的⽂⾵來寫『孤城春深處』的⽴意也是在此,以帶有古⾵的語氣來凸顯久遠的年代,以免失去了歷史感。

那麽,以中國古⾵來寫⾦髮碧眼的歐洲⼈,有沒有違和感?

讓我們來看張愛玲的⼩説,最近拍成電影的『沉香屑︰第⼀爐香』的男主⾓喬琪喬,便是受西式教育的混⾎兒。張愛玲筆下的許多洋⼈,也都是以古⾵或是⺠國⾵來描述,有沒有違和感?


歷史擬⼈


「參與者」的概念似乎來⾃遊戲,網上流⾏⼆創⼩説,不少是遊戲參與者依照網遊的設定與情境來撰寫⼩説,網遊『劍三』的歷史時空便是設定在唐朝。

吸引我去思考網路遊戲與歷史⼩説之間的關係,是在閲讀了EP⽂友 奧古 的劍三⼆創之後,從中發現劍三⼆創其實可以⽐擬歷史⼩説。網遊⾃捏⼈物造型,在虛擬的歷史情境中背起利劍闖蕩江湖。⽽歷史⼩説則賦予歷史⽂化⼈格,邀請讀者⾛進歷史,讓你穿著⼀⾝美麗的蓬蓬裙坐在凡爾賽宮裏喝著⼀杯咖啡,凝視牆上的油畫『戴珍珠⽿環的⼥孩』……

⾛⼊歷史情境就如⾛⼊遊戲情境。

讓讀者參與⼩説中的歷史時空,是我最早先的創作企圖⼼,並應⽤藝術史的油畫分析⼿法,在撰寫時特意著重場景空間的描繪與視覺感受的傳達,就是爲了達到⾝歷其境的效果。

此外,我所探索並⾮史實本⾝,⽽是將歷史蘊藉在虛構時空之中,讓⼩説⼈物的情感抒發於⼩説所設定的歷史時空之中,更進⼀步讓讀者將⾃⾝的情感投射其中,產⽣⼀種共感。

然⽽這個時空可以是⺠族⾵、也可以是中國古⾵、更可以是奇幻虛構。我只不過專注於近代歐洲歷史情境的經營之上,在⼩説【孤城春深處】中,將歐洲的三個國家的⺠族性抽繹成⼩説中三個男主⾓,將他們之性格與氣質分別代表德法英三種⺠族氣質︰雅各有著⽇⽿曼的剛毅逼⼈,莫利斯⾝具藝術家的完美細膩,海因⾥希則是表現出倜儻⾵流的⾃由派頭。

換⾔之,歷史⼩説創作的旨趣並⾮在歷史事實的重構,⽽是賦予歷史性格、情感與⽣ 命,同時將讀者引⼊歷史之中,使之徜徉於時間之流,讓⼈在異時異境中,找到某種共鳴與交集。

完成此⽂時,適巧⾼澄天也發表了⼀篇評論︰【 談《斯卡羅》《茶⾦》《華燈初上》:改編並⾮「再現真實」,否則看 Discovery 頻道就好了 】。

我⼗分贊同⽂中所陳述的許多觀點,歷史⼩説的任務並⾮側重在史實真假虛構的討論,⽽是在史實的架構中,為歷史⼈物塑造性格,以及在特定的⼈設之下,歷史⼈物何以做出某種選擇,這才是歷史⼩説家所關注的焦點。若是歷史⼩説的任務是忠於史實的話,讀歷史教科書不就好了,英國⼈編纂的『劍橋中國史』很完備啊!

在漫漫歷史⻑河中,似乎讓我看到了⼀線曙光。

城市擬⼈


以歷史為背景的⼩説,撰寫時所遇到的困難,除了牽涉到虛構與史實的分際之外,還有⼀個層⾯是我個⼈⽐較關注的,情感要放⼊幾分?該是情盡乎辭、辭溢乎情還是情溢乎辭?

上帝全觀視⾓似乎較受男性作者的偏愛,這種視⾓往往給⼈⼀種感覺︰以遠距、客觀的⾓度來觀察歷史脈動。相對⽽⾔,⼥性書寫則偏向情感的流露與主觀的感受,將個⼈感情寄托在歷史之中。

最近透過⽂友,得知了⼀個新的概念︰城市擬⼈,簡稱︰城擬。這個概念原先是來⾃⽣態環保,環保⼈⼠⿎吹以⼈性的⾓度來從事都市計劃、規劃環境,以豐富的情感來對待我們的⽣態,將我們的⽣活環境當成⼈⼀般來對待。

這並⾮全新的構想,之於我個⼈的創作⽽⾔,⽐較新穎的部分則是賦予城市情感與⼈格化的構想。其實這個概念出⾃繪圖界、漫畫界與遊戲界,⽇本⼈廣爲探討將歷史、國家、⽂化、動物、物品擬⼈化的議題,每個國家都有⽂明起源的神話,像⼥媧補天,捏泥造⼈等,這就是將歷史⽂化擬⼈化的表現⼿法。

在動漫界有『⿊塔利亞』將幾個國家與⽂化擬⼈化,中國也推出『城市擬⼈』的動漫,並掀起了中國城市擬⼈化的⾵潮。

城市擬⼈便是運⽤類似的概念,以⼈物的氣質、服飾的⾵格來描述⼀個城市的特徵,彷彿這個城市具有某種⼈格、意志與⽣命,例如︰精緻帝都北京、雄渾霸氣的西安、華麗奢靡的上海、煙⾬迷濛的杭州等等。

有些寫⼿便以這種「城市擬⼈」的⼿法,來撰寫以異國為背景的⼩説,在 PLURK 上有⼀位寫⼿專⾨寫聖彼得堡的俄羅斯城市擬⼈系列,⽂章我尚未讀到,只是接觸到零星的、與之相關的概念。

透過⽂友的介紹,我對「城市擬⼈」得到了⼀個粗略的輪廓,「城擬」的⼿法不僅僅將讀者視爲歷史的旁觀者,同時也是視爲參與者,作者賦予歷史⼈格,讓讀者從他們⾃⼰的⾓度與感受來看待歷史,並且進⼀步深化情感的⾯向,將⾃⾝的情感注⼊歷史之中,我寫『凱薩琳的情欲世界』時,便著重於描述⼥主的情感世界,試圖將主觀感受注⼊客觀歷史之中。

有些寫⼿更是將這個概念擴⼤應⽤在國家擬⼈、動物擬⼈、⾜球隊擬⼈等等。


與歷史⼈物談戀愛


孤城春深處』的歷史背景設定在普法戰爭那個年代,⼤約是在 1870 年前後。原本不打算將真實的歷史⼈物寫⼊⼩説内,便先將⼈物所處的社會環境鎖定在貴族階層之中,起先情節並未涉及到王室成員。

不知不覺中便被捲⼊其中了。

⽽歐洲王室與貴族階層之間,有著錯綜複雜的⾎緣關係,要寫歐洲貴族,無可避免會涉及到王室,這卻是想躲都躲不掉的結果。

歐洲社會因基督教信仰,實⾏嚴格的⼀夫⼀妻制,私⽣⼦無法登基繼位,王室因⽽不時⾯臨絕嗣的命運。這時王室只能從近親中去找到適合的繼承⼈選,⽽導致王位繼承⼈不⼀定是出⾝於⾃⼰的國家。

英國王室絕嗣時,便從德國漢諾⽡找來了說德語的國王,還有我最近寫的『凱薩琳的情欲世界』,凱薩琳的丈夫彼得三世,也是⼀個來⾃⽇⽿曼⼩邦國的沙皇[1]。

既然無可避免地會牽涉到王室,寫著寫著便寫到了海因⾥希王⼦。

海因⾥希王⼦是真實存在過的歷史⼈物,是德皇威廉⼆世的親弟弟,⺟親是維多利亞⼥王的⻑⼥,維多利亞⻑公主。

王⼦曾任海軍總司令、環遊世界各國、到過⽇本美國等國家,還曾經去過中國勘察德國海軍,覲⾒過光緒皇帝,是中國皇帝第⼀個接⾒的歐洲皇室成員。中國青島現今存有亨利王⼦飯店,亨利便是海因⾥希的英語形式(德語︰ Heinrich,英語︰ Henry),此飯店據説是王⼦當時在中國青島勘察海軍時,所留宿的飯店,因此⽽得名。

威廉⼆世與⺟親有著極爲惡劣的⺟⼦關係,⽽海因⾥希王⼦可謂⺟親的安慰與寄托,⾃幼受⺟親影響,代表著來⾃英國⾃由主義的政治理念與國際觀。

⽽⻑兄威廉⼆世則秉承祖⽗威廉⼀世的政策,實⾏鐵與⾎的軍國主義。兄弟兩⼈的⽗親︰腓特烈三世,只當了百⽇皇帝,便撒⼿⼈寰,維多利亞⻑公主因此無法將英國的⾃由主義理想,實現在當時新成⽴的德意志帝國之中,終其⼀⽣引以爲憾恨。

⽇後威廉⼆世與英俄兩國交惡,德國無可避免地⾛向戰爭毀滅之途。

第⼀次世界⼤戰被視爲表親之間的戰爭,參戰國君主皆為表親之故。德皇威廉⼆世是維多利亞⼥王的外孫,英王喬治五世是維多利亞⼥王的孫⼦,⽽俄國沙皇尼古拉⼆世的妻⼦阿麗克⾟公主,則是維多利亞⼥王的外孫⼥,其⺟愛麗絲公主是維多利亞⼥王的次⼥。

維多利亞⻑公主是德皇腓特烈三世的皇后,被視為德國史上最有影響⼒與最睿智的王儲妃,甚⾄在普法戰爭時曾經暗中⽀持法國,王儲夫妻差⼀點被判叛國罪。⽽德皇威廉⼀世病危時,皇儲因患有⿐咽癌⽽前往英國醫治,據説皇儲夫婦還順道携帶⼤量的秘密⽂件資料回到英國。

⻑公主終其⾝與維多利亞⼥王保持緊密的連繫,⺟親寫給⼥兒的信⾼達三千七百多封,⽽⼥兒給母親的信更多達四千多封。

⻑公主⼀⽣致⼒於⾃由主義的推⾏,不畏强權對抗軍國主義,不惜與鐵⾎宰相俾斯⿆對抗,她的丈夫⾝爲儲君卻⽀持她的理念。不幸的是,兩皇在百⽇之内相繼去世,⽇後皇后孀居於 Friedrichshof,但並⾮從此不理世事,她的宮殿儼然是當時⾃由主義者聚集的沙⿓,因⽽與⻑⼦威廉⼆世交惡。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之下,我將海因⾥希王⼦塑造成⼀個崇尚⾃由、具有國際觀、浪蕩不羈的男⼦,男主⾓莫利斯則是他⾃幼的伴讀 [2],可謂⽣死與共的⾄交好友。在⼩説中,我以兩⼈的情誼來代表當時⽇⽿曼⾃由主義的政治⽴場,挑戰威廉王⼦與雅各所代表的軍國主義陣營。

⼥主⾓茉莉因⽽與王⼦相識,王⼦亦鍾情於她。

基於上述歐洲各王室之間錯綜複雜的⾎緣關係,私⼼以爲,若是讓⼩説⼈物陷⼊如此錯綜複雜的情感關係之中,⼀定很精彩。只可惜⼼有餘⼒不⾜,雖⼼中存有這樣的念頭,卻未能將故事寫出。

可否與歷史⼈物談戀愛?

歷史⼩説的魅⼒正在於此,歷代帝王無⼈不⼊書,⼥主與古代帝王談戀愛,向來是歷史⼩説中最熱⾨的題材︰『如懿傳』寫的是如懿與乾隆皇帝之間的婚姻破滅,『步步驚⼼』寫的則是康熙御前宮⼥與雍正的戀愛。

帝王的愛情故事給與⼥性許多浪漫綺麗的憧憬,因⽽受到⼤衆的喜愛。

我想,作者在創作這⼀類型的故事時,所⾯臨到的困難依舊是︰史實與虛構之間的分際如何拿捏?

『如懿傳』與『步步驚⼼』都是在既定的史實架構之下,去寫帝王的情感⽣活。只不過『如懿傳』極度醜化的令妃的形象,每當令妃出場時,看得真是令⼈咬⽛切⿒,劇情淋上太多狗⾎,看不下去時,只好快轉。關於這⼀點,此劇曾經遭到輿論嚴厲的指責與批評,雖然後⼈對歷史上的令妃所知並不多,但她畢竟是個歷史⼈物,不該無限度地被後⼈所醜化。

⼈⼈都說『三國演義』是七分史實,三分虛構。若是要妙筆⽣花,將⼩説寫成七分演義、三分真實。有何不可?

⽽道德的底線要劃在哪裏?還是得謹慎處理。


[1] 彼得出⾝於今天的北德 Schleswig-Holstein。
[2] 按慣例,歐洲王室通常會在貴族中,挑選年齡相仿的少年作爲王⼦伴讀,同樣地也會從貴婦中挑選適當⼈選,作爲王妃與皇后的⼥伴。


【題外話】︰歷史中的海因⾥希王⼦⽇後迎娶姨表妹伊蓮妮公主,亦是維多利亞⼥王次⼥愛麗絲公主的⼥兒,換⾔之,海因⾥希的王妃與俄羅斯皇后是親姐妹。⽽維多利亞⼥王本⾝具有⾎友病的基因,她三個⼥兒將⾎友病傳播到歐洲各國王室之中,海因⾥希王⼦的兒⼦與俄國沙皇的兒⼦也都因此得了⾎友病,俄國皇后也因皇⼦的病情⽽毫無限度地迷信狂僧拉斯普京(Rasputin),埋下俄國⼆⽉⾰命的導⽕線。


住異國才能寫異國嗎


是的!我專⾨寫異國。

其實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因爲這就是我的⼈⽣,從⼩到⼤,甚⾄到⽼死,恐怕無法返回故鄉定居了,註定了⼀輩⼦都要在異地⽣活,這是我的宿命。台灣對我⽽⾔,反⽽是異國 了。我⼤概只會寫異國,也只能寫異國了,這是我的⼈⽣格局所帶來的局限,算是我的不 幸,也算是我的開創吧(苦笑)!

哪⼀天也以台灣「異國」為背景,寫⼀篇淒美的愛情故事,算是異國情緣了。

⽽異鄉之所以稱爲異鄉,是相對故鄉⽽⾔。嚴格説來,⾃⼰對故鄉並不算⼗分熟悉,因爲我的⼈⽣幾乎都是在異鄉中渡過的,過去居住過的地⽅當中,還沒有⼀個地⽅真正稱得上是故鄉之地。

直到最近⼊住⿊森林,算來也只有三年的時間,相對於漫漫⼈⽣,⿊森林只能算是兒⼦的故鄉了,對我⽽⾔還到不了以他鄉作故鄉的程度。

然⽽⼭的屏障守護,親族衆多,不是故鄉卻似故鄉。

⾄於,沒有居住過的國家,能不能以那個國家作爲背景來創作⼩説?

當然可以啊!誰有在中「歷史」住過?沒在歷史中住過,還是可以寫歷史⼩説啊!

到⽬前爲⽌,我嘗試過兩次,⼀次寫猶太⺠族,⼀次是寫俄羅斯。

⾃⼰沒住過以⾊列,也沒住過俄羅斯,然⽽對於這兩個⺠族的認知與體驗,⼤都是在德國經歷到的,因爲在德國有個族群,稱爲俄羅斯猶太⼈。他們是柏林圍牆倒塌之後移居德國的猶太⼈,⼤多來⾃前蘇聯國家,以俄語為⺟語。猶太⼈在冷戰時期被共產黨迫害,被分散下放到各地,⼀家⼈往往擁有不同的國籍。但若是認真追溯起猶太⼈的移⺠史,這些俄羅斯猶太⼈有些是在⼗⼋、九世紀從⽇⽿曼地區移居到俄羅斯,因此他們通常擁有德語姓⽒。⾃⼰曾經與這樣的⼈交往,俄羅斯猶太⼈這⼀個族群對我⽽⾔還不算是太過陌⽣。

以前住在美國時,隔壁鄰居來⾃耶路撒冷,他們有個兒⼦剛好與我家兒⼦同齡,兒⼦的名字出⾃希伯來⽂,算是現代以⾊列⼈常⽤的名字。來⾃德國的寶寶與耶路撒冷的寶寶,⼀同坐在⾨前草地上玩耍,名字都是希伯來⽂,乍看之下,⼗分和諧,沒有⼆戰⼤屠殺的恩怨阻隔其間。

向死⽽⽣】是⼀篇以猶太宗教⽂化爲背景寫成的中篇⼩説,故事發⽣在雪梨藍⼭,其實雪梨的猶太⼈群聚於邦代海灘附近,我托⾔疫情,讓他們集體移居藍⼭。⼩説描寫的雖是藍⼭的地理環境,但是宗教⽂化卻是屬於猶太教,語⾔使⽤意第語(Yiddish)是⼀種德語,

希伯來⽂則是儀式語⾔,在創作時,情緒上基本上是以德語地區的猶太⽂化來撰寫的。

與之相較,【凱薩琳的情欲世界】則以俄羅斯歷史為背景寫成的微型⼩説,其實就以宮廷⽂化⽽⾔,俄羅斯宮廷與歐洲其他國家的宮廷相去不遠,再加上凱薩琳是個德國公主,寫起來挑戰性不⼤。

反⽽是【向死⽽⽣】的猶太背景,我只能根據⾃⾝所處的環境,再加上⾃⼰對聖經的認知去形構成模糊的圖像了,移居是猶太⺠族的宿命,猶太⽂化本⾝⼗分駁雜,寫時很是隔膜。

房東夫婦時常和教會的⼈偕同去參訪耶路撒冷,房東的⼥兒學習希伯來⽂,以⾊列是維繫他們⼀家重要的因⼦。夏天時這裏也來了⼀位曾經在以⾊列⼯作了⼗幾年的弟兄,因憂鬱症⽽來⼭裏潛居。在我們搬進這間房⼦之前,這裏曾經住過⼀家以⾊列⼈,他們是回歸德國的以⾊列⼈。

不知爲何,與這些⼈接觸時,讓⼈有著恍若進⼊聖經時代之感。

就算⾃⼰是個勤於讀經的⼈,也接觸過這麽多以⾊列的⼈事物,以⾊列這個⺠族對我⽽⾔,仍然感到陌⽣與隔膜。遂動念想把【向死⽽⽣】改寫成中古奇幻,讓它脫去以⾊列的外⾐。

這種隔膜是因爲不熟悉以⾊列的語⾔⽂化所造成的嗎?或許是背景的設定有問題,以⾊列原本是沙漠中的遊牧⺠族,不是⿊森林的⼭⺠,把以⾊列亡國的悲慘命運編⼊⼭的封閉氛圍之中,聖經的東西也加⼊不少,東拼西凑整體氣氛變得⼗分駁雜晦澀,原本想借由⾃⼰熟悉的元素來拉近距離的,最後依然感到隔膜。

回到本⽂開頭所提出來的問題︰只有住在異國的⼈才能寫異國嗎?

其實重點並不在於熟悉感,只要作者寫得貼⼼舒暢,不要覺得隔膜,最重要的是那個異國情境是作者的思緒能夠全⼼投⼊的、是⼀個作者能感到安適的、是作者能充分表達情緒與情感的空間。畢竟⼩説寫的是⼈的⾔⾏與感情,若是這⼀點具備了,其實有沒有居住過那個地⽅,並不重要了。

聖彼得堡的冬宮雖是沒去過,基本上與我所熟悉的宮廷與博物館差異不⼤,冰雪世界與巴洛克式宮廷,原本是我所熟悉的空間,【凱薩琳的情欲世界】寫起來並無隔膜之感。

⾃⼰沒去過俄羅斯,對俄國史算是陌⽣,對東正教也感到隔膜,更不懂俄語。光憑認識了⼀些俄國⼈,寫的時候⼼中想著熱騰騰的 Borschtsch ⾁湯 [1] ,還蠻能投⼊其中的。


[1] Borschtsch ⾁湯,俄羅斯名菜,以⾁湯、⾺鈴薯、包⼼菜、番茄、芹菜根、洋葱、甜菜燉煮⽽成,調⼊香芹與蒔蘿等香料。因爲甜菜⾊紅,湯呈紅⾊,吃的時候佐以酸奶醬(不是優格)便成粉紅⾊,可以翻譯成甜菜湯。


讓⼈清醒的作者視⾓


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寧娜』中安排了⼀個令⼈省思的⼈物,以此⼈物來作爲作者⾃⾝的視⾓,列⽂以⼀個敘述者的⾝份出現在⼩説之中,列⽂正是托爾斯泰他⾃⼰。『福爾摩斯』中的華⽣醫⽣也是擔任這種⾓⾊,作者借由華⽣之⼝來分析福爾摩斯破案的⼿法,華⽣是敘述者的同時,⼜是福爾摩斯的幫⼿與摯友。

在我的⻑篇⼩説『孤城』中,我也安排了⼀個類似的⾓⾊⸺娜娜,只不過我並未借⽤她的「⼝」來敘事,娜娜不能算是敘述者,只能算是我暗中埋⼊的作者視⾓。

若說⼥主⾓茉莉是⼩説中的主觀視⾓,⼥配⾓娜娜就代表著客觀視⾓,娜娜的觀點與感受跳脫了茉莉的觀點,以摯友的⾝份提出勸慰與諫⾔,對茉莉的⾔⾏提出某種程度的審視與批判,娜娜的看法往往是⾝爲作者的我對主觀視⾓的評價,是⼀種制衡的機制。

爲何需要制衡?

利⽤此⼈物來平衡主觀視⾓所呈現的偏頗性,主觀視⾓在全篇⼩説中往往具有極爲强烈的主導性,意欲讓讀者產⽣共感,但這往往讓⼩説造成⼀種偏差、偏執與偏愛的負⾯印象,失之公允。在這種情況之下,⼀個客觀⼈物的出現便具有某種平衡的機制與功能,能讓⼩説欲醉欲狂的氣氛中呈現⼀絲清醒的狀態,因⽽稱爲客觀視⾓,或是作者視⾓。

這個⾓⾊可以是⼩説中次於主⾓的配⾓,例如『如懿傳』的海蘭,或是隱藏於⼩説佈局之中,只是有時以敘述者的⾝份出現,並未出現在⼩説情節中,單純以敘述者的⾝份存在,有點像是電影戲劇中的旁⽩。有些則適度參與故事發展,成爲故事中⼀⾓,像,但以⼀種旁觀者的⾝份存在,像『安娜卡列寧娜』中的列⽂。

這種客觀敘述者存在的⽬的無⾮是,讓作者時時與主⾓的⽴場觀點保持距離,避免過度的情感投⼊與⾝份認同,其實是⼀種讓創作者保持清醒的機制,⼩説中⼈物可以愛得死去活來,痛不欲⽣,但作者⾃⾝最好時時保持清醒。

⾓⾊會脫離作者的掌控⽽有了⾃⼰的⽣命,⾝爲作者也要⼩⼼,不要投⼊過多的情感在⾃⼰所創造的⼈物之上,⼩説中的⼈物與現實中的⼈⼀般,不會是完美無瑕,避免過度認同的⽅法便是,讓男⼥主⾓在客觀的⾓度看來都具有缺失︰

明明⼥主就是很渣,爲何男主還要深愛於她?

若是⼥主不渣的話,如何顯出男主的深情?

⼤家可能不知道我的⼤反派竟然是⼥主⾃⾝啊!以反派作爲敘述視⾓是惡勢⼒的絕地⼤反攻嗎?其實⽤意無它,無⾮是我對於固有的倫理道德體系嗤之以⿐的嘲諷罷了!但這些都是題外話了。

讓寶⽯呈現更多不同⾓度的切割⾯,折射出來的光芒會更加璀璨繁複。

⽽那個讓⼤家保持理性清醒、適切提點的醍醐味,⾝爲作者的我,當然是當仁不讓了。

以第三⼈稱視⾓撰寫異國


所謂第三⼈稱視⾓,便是將⼩説中所有的⼈物以「他」來稱謂,這裏依照敘事者的不同分成三種類型︰

第⼀種是上帝全知客觀視⾓,上帝便是説故事的⼈,這種陳述的⼿法能營造出⼀種有距離的「客觀」氛圍;第⼆種是有限性主觀視⾓,主⾓是說故事的⼈,可以有限度地將視⾓轉換到其他⼈物⾝上,但故事線以主⾓的⽴場與感受為出發點,營造出「主觀」視覺運鏡感與個體感知世界;第三種是敘事者視⾓或稱爲作者視⾓,額外在故事中嵌⼊⼀個置⾝事外的敘事者,類似電影中的旁⽩。

我的⻑篇⼩説『孤城春深處』是以第三⼈稱主觀視⾓來撰寫,私以爲第三⼈稱主觀視⾓相當適合⽤來寫異時、異境與異國。

曾與⽂友紀宣探討如何撰寫以異國為背景的歷史⼩説,我們兩個不約⽽同地在⾃⼰的⼩説中設定⼀個介⼊異域的⾓⾊,她的⼥主透過穿越⽽來到了古波斯,⽽我的混⾎⼥主是從澳洲移⼊⿊森林,我們嘗試以⼀種外來者的眼光來觀察周遭所處的異地。

撰寫以異國與異⽂化爲背景的⼩説,經常會遇到⼀個困難點,尤其是當我們對當地的歷史⽂化、⾵俗習慣、宗教信仰未曾親⾝經歷過時,若是讀者群對此背景也毫無概念,作者與讀者之間難以形成前⽂【 擬真世界 】中所論及的「預設情境」,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便要以奇幻的⼿法來處理我們的背景。

⾃⼰架設⼀個世界觀。

相較⽽⾔,⾦庸的武俠世界是⼀個預設情境,⾦庸在創作武俠⼩説之前,已經假設讀者⼼中皆已植⼊了⼀種俠義世界觀與中國武術基本概念,像復仇、氣功、輕功與點⽳等等,這種誇⼤的世界觀縱使是全然虛構的,他並不需要額外去架構,繼續援⽤既有的就⾏了。

但讀者若是不熟悉我們所描述的那個世界觀,尤其是⼩説背景是在異國時,這時作者便會遇到⼀個技術上的困難,在我們所架構的世界觀中,客觀實然⾯的陳述與傳遞要佔多少份量?虛構的成份⼜能被允許幾分?

拿捏配置好真實與虛構之間的⽐例,是這類⼩説的困難。

異國與奇幻世界觀⼜不盡相同,奇幻世界任憑你捏造,無典可考,無據可查。異國就不同了,不但有⼤量的資料要消化,從中抽繹之後,字裏⾏間要釋放出多少相關知識,才算是在讀者⼤腦中形成⼀個明晰的世界觀?同時在實然中放⼊虛構的成份時,⼜不會顯得突兀造假、不合實際狀況。

若是以第三⼈稱主觀性視⾓,⾮以上帝全知客觀視⾓來創作,將鏡頭聚焦在⼀個⼈⾝ 上,這個⼈通常是借由穿越來到異次元的時空旅⼈(穿越⼩説),或是⼀個⾃異地遷⼊的異鄉⼈(異國⾵⼩説)。如此⼀來,便能以⼀個⼈的視線來運鏡,這樣可以避免視⾓的跳躍轉移⽽造成眼花繚亂、雜亂無章之感。

作者將收集到的、有關異國的種種客觀資訊,就單單⼀個⼈的認知觀察來釋放,只消以⼀個外來者的眼去觀察描述異國中的⼈事物,如此⼀來,在第三⼈稱主觀視⾓之下,便能允許作者去對異⽂化做偏頗的判斷、表達個⼈的喜惡、甚⾄做出錯誤的報導。

這種視⾓具有强烈的主觀性質,可以免除對異⽂化做全⾯性、客觀詳實報導的義務,⼜可以讓作者⽚⾯地以主⾓個⼈的情緒與妄斷切⼊,甚⾄表現出偏頗的⾒解,並進⼀步地讓異⽂化與主⾓之間做⼀種深層的對話。

主觀性第三⼈稱在某種程度上有點像是第⼀⼈稱視⾓,⼜稱爲有限性第三⼈稱視⾓,有限性是因爲視⾓局限在主⾓⾝上,但⼜允許轉移到其他⼈⾝上,但視⾓的轉移不要太過頻繁。

這種視⾓的優點是讓作者以主觀的態度去陳述事實,同時⼜可以剖析其他⾓⾊的⼼緒與意向,不需要像京劇以袖掩⾯,主⾓以外的⼈物⼤可直陳⼰意,抒發⾃⼰内⼼的感受,不會令⼈感到突兀。

在闡述異國⽂化時,亦能⾃由直⾔出「主觀性」的發⾒,⾄於作者所介紹的異國⽂化是否客觀與正確,因主觀視⾓本質上的主觀性,作者可以得到某⼀程度的免責。

⽽⼈物與⼈物之間的互動與交流都是基於互爲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的層⾯之下進⾏。換⾔之,⼥主⾓以外來者的⾝份、以主觀的態度去看待在異國中遇⾒的男主⾓,男主⾓同樣地以主觀的眼光去審視⼥主⾓,兩⼈的互動是⼀種互爲主體性的結果,往往超出既定⽂化中固有的模式,在⼀個封閉性的社會之中,兩⼈的戀情必難以爲外界所接受,⽽造成某種緊張與衝突。

在訊息闡述上,作者傳譯出來的訊息是主⾓單⽅⾯所觀察到的,是有限性的,⾮全⾯性的。這就是爲什麽我在此建議在處理異國題材時,最好使⽤第三⼈稱主觀視⾓,不要使⽤上帝全知視⾓,全觀視⾓迫使作者以客觀的⾓度去譯介異國⽂化,⽽主觀視⾓在很⼤程度上允許主觀性的判斷,這能讓作者在創作上得到很多的⾃由想像的空間。

在撰寫『凱薩琳的情欲世界』時,我曾經深刻地感受到全知視⾓的局限,俄國宮廷史是⼀端,⼥皇的個⼈情感⼜是另⼀端,以第三⼈稱客觀視⾓來撰寫這⼀系列的抒情⼩品散⽂,深覺⼥主内⼼情感的抒發受到很⼤的限制。散⽂是基於陳述事實的前提之下所呈現出來的⽂類,其中不能含有太多虛構的成分在其中,在忠於史實的前提之下,情感抒發不能太過奔放。

關於這⼀點,會在後⾯談論散⽂時,會再次論及散⽂的虛實問題。

然,凱薩琳⼤帝是個歷史⼈物,在撰寫這七帖⼩品⽂時,⼀向傾向⼼緒剖析的我,卻極⼒避免去處理她的情感世界,⽽主題卻是⼥皇的情慾世界,感情部分卻沒能發揮多少,只能呈現影集的畫⾯。撰寫時深刻地感受到,以上帝全知視⾓來寫異國,便會⾯臨客觀公允與否的問題,尤其是在處理歷史題材時,⽂字更要恪守歷史真實性的底線。

若以主觀視⾓來寫異國,觀點只局限在⼀個⼈⾝上,⽐起第⼀⼈稱⼜多了幾項好處,之於客觀性⼜可以避重就輕。異境之於作者與讀者,囿於作者的處境與讀者的知識背景,若將視⾓鎖定在⼀個介⼊者的⾝上,以局外⼈的⾓度去觀察異⽂化,將描述與觀察的⾓度轉爲主觀性觀察,便可以免除「陳述是否符合客觀事實」,以及被學界檢證的命運。

畢竟個⼈的理解與報導只是狹隘的⼀隅,若是將描述點只限於某⼀時空⽚斷,與漫漫歷史⻑河的檢證過程相較,個⼈是極其藐⼩有限的。因此我覺得第三⼈稱主觀視⾓特別適合⽤來寫異⽂化,沒有第⼀⼈稱的局限,⼜可盡情發揮虛構的部分,創作不會因爲⼤量相關訊息⽽造成負荷過量,也不會因訊息⽽受到捆綁限制。


2022年12月1日 星期四

甄嬛傳與步步驚⼼的「我」


第⼀⼈稱視⾓就是以「我」爲敘事者,透過「我」來為讀者說故事。

第⼀⼈稱探案式后宮⼩説『甄嬛傳』總讓⼈覺得,甄嬛神⼈般的無所不知無所不曉,除了給⼈⼀種聰穎過⼈的印象之外,其實作者操作鏡頭的⼿法已經遠遠超過第⼀⼈稱的有限性了。光憑甄嬛她⼀個⼈便能透視宮廷中種種光怪陸離的事件,並將其來⿓去脈掌握得⼀清⼆楚,有著福爾摩斯⼀般的知微⾒著,所有的疑案都能在她的抽絲剝繭之下,得以⽔落⽯出,真相⼤⽩。

這種第⼀⼈稱視⾓不禁令⼈⼼⽣疑竇,與上帝視⾓無有區別。

京劇中臺上的戲⼦常常以⽔袖掩⾯對著觀衆傾吐⼼聲,⼩説情境無法讓⼈物捻袖傾吐,第⼀⼈稱視⾓嚴重阻隔了讀者通往男主⾓⽞清内⼼世界的道路,使得這個⾓⾊在這部⼩説中功能性過於强烈,與甄嬛的愛情顯得不夠深刻與扣⼈⼼弦,不禁讓⼈質疑⽞清對甄嬛的愛是建⽴在何種基礎之上?導致他後來種種守♛⾏徑離奇得⽋缺說服⼒。

反倒是與⽞凌從深愛到抽離、從掙扎到徹底幻滅,作者對於兩⼈維繫婚姻的⼼路與轉 折,描繪得相當深刻且真摯。相較⽽⾔,在第⼀⼈稱的格局之下,我們無法得知⽞清真正的想法,以致於他對甄嬛種種無條件的犧牲奉獻,極端到令⼈匪夷所思,我想正是因爲男主囿於此視⾓,⽽無法適度地吐露内⼼深藏的情意所致。

有鑒於此,我在撰寫⾔情⼩説時,傾向編織情⼈之間的⽇常互動、沉醉於戀⼈絮語的撰寫。若是兩⼈感情尚未深種,只因劇情需求⽽製造種種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無我情操,實令⼈感到突兀,落紅若⾮深愛豈能⼼⽢情願化作春泥呢?作者要給讀者看到深愛的理由呀!當然太多甜⽂也會讓讀者感到膩味不耐,這的確是我的缺點。

以我個⼈寫第⼀⼈稱⼩説的經驗,覺得第⼀⼈稱視⾓特別適合撰寫⾃傳性⼩説、遊歷性⼩説,由「我」這個敘事者將讀者領⼊另⼀個陌⽣的國度裏,此種視⾓相當適⽤於描述異國⽣活與經歷,以作者之眼將讀者引⼊異境,故事情節特別能給⼈⼀種⾝歷其境的感受。

『步步驚⼼』就是⼀部以「我」的視⾓來撰寫的穿越⼩説,與⼀般歷史⼩説平鋪直敘史實不同,『步步驚⼼』給讀者⼀種異境奇遇的特殊感受。⼥主若曦等同於作者⾃⾝穿越到清朝后宮,將遙遠的康熙朝所發⽣的「九⼦奪嫡」事件,恍若實況報導呈現在讀者⾯前。

⽽我的未完之作『雪梨』便是援⽤類似的⼿法,以第⼀⼈稱視⾓來撰寫,為讀者領路,帶領他們進⼊雪梨這⼀個多種族聚集、⽂化駁雜的⼤都會之中。由於⾃⼰曾經居住過雪梨與北京多年,當初的構思主要想要嘗試著,以⾃⼰眼中所⾒到的雪梨與北京為背景來鋪陳故事,有點像是⾃傳、像是遊記、像是回憶錄⼀般,讓讀者借由我的描述親臨雪梨這個迷⼈的新興⼤城,並在氛圍上⽂化上與歷史古都北京做⼀個强烈的對照。

第⼀⼈稱的⼿法確⾮常適合書寫個⼈經歷,尤其運⽤在兩⼈⼩説之中,但是『雪梨』的格局並不只有兩⼈,因此在撰寫不時讓我有種匍匐前進、不知何時到岸之感。遇到的主要困難是,第⼀⼈稱的局限性太⼤了,不時有種被束縛著、無法盡情奔放的不⾃由。

第⼀⼈稱視⾓有個嚴重的缺點,前⾯在評論『甄嬛傳』時已經提到過了,第⼀⼈稱只能表述主⾓個⼈内⼼的⼼緒活動,這導致其他⼈隱藏於其内⼼的思索,除⾮是對⽅⾃⼰訴説出來,否則主⾓是無法得知,我們讀者也只能臆測。其實這很符合現實的狀況,我們⼈是無法得知他⼈内⼼真正的想法,只能臆測。

『步步驚⼼』卻能將這種表達的局限與意圖不明的缺陷做適切的運⽤,在四爺、⼋爺與⼗四爺之間的⾾爭中,在此種特殊的歷史氛圍裏,這三個男⼈只能動⼼忍性,極⼒隱藏内⼼真正的意圖與情感,⼈⼈如履薄冰,不能表態。因此,第⼀⼈稱的無法得知他⼈的預謀與意向,反⽽⽣動地刻畫了隱晦的⼼機、步步驚⼼的氣氛,深化了歷史之謎揭開時的⼒道。[1]

第⼀⼈稱視⾓的缺點除了無法描繪傳遞其他⼈的感受之外,還無法寫出主⾓的外表(⾃⼰看不到⾃⼰),只能描繪主⾓⾃⼰能⾒到的⾐著顔⾊、布料、剪裁,也無法寫出其他⼈眼中⼼中的主⾓,其外貌、其性格、其魅⼒、其印象爲何等等,⽽⾔情⼩説⼜特別注重性魅⼒。外表無吸引⼈的魅⼒,⼜無法窺視内在靈魂,魅⼒與靈魂在⽂字中缺席,卻有著⾄死不渝的愛情,總覺得如此缺乏厚度的感情實在無法説服任何⼈。

若以第三⼈稱主觀視⾓來寫就不相同了,可寫出他⼈的想法與感受,亦可以寫出主⾓吸引⼈的魅⼒所在,眼睛⿐⼦胸部臀部唇部,隨你寫,還可以深⼊分析對⽅的靈魂是如何與主⾓契合共振。

第⼀⼈稱視⾓也有其優點,適於描繪個⼈情感、意識與經歷,意識流式的囈語,情緒暴⾛,驚魂歷險,個⼈歷練等⾃傳式成⻑⼩説,或是描述作者(主⼈翁)與另⼀個⼈關係的兩⼈⼩説。

『甄嬛傳』經常被視爲是⼀部成⻑⼩説,敘述⼀個天真誠摯的少⼥,從對愛情的期待到幻滅的成⻑歷程,歷經種種淬煉煎熬,忍受痛苦與失落,⼀步步爬上權⼒的頂峰。

誠然,從⼀個低秩的嬪妃節節攀升到政權核⼼,最後連皇帝都被她打⼊了「冷宮」,站上紫禁之巔,之於中國社會中地位低落的⼥性⽽⾔,無不⼤快⼈⼼。這部⼩説所營造出的「我」,正好迎合了⼤衆渴望步步⾼昇的⼼理需求,閹割鏟除⽗權社會頂端上的那個男⼈,僭越⾄⾼王權神聖之地。它的熱⾨與後來拍成連戲劇,無不説明了這部⼩説攪動了⼥性⼼底幽深處,蠢蠢欲動的伊底帕斯情結。

甄嬛的那個「我」彷彿對著今天這個無動⼒的社會⼤聲疾呼著,⾃我實踐是毫無阻⼒ 的,只要你願意受苦受難,耍點⼼機⼿段,也不介意暴⼒酷刑,⽤鮮⾎呵護澆灌,⼥⼈⽤沾滿鮮⾎的雙⼿亦可打下男⼈的江⼭。 

[1]當時⼋爺之所以會對四爺發難全是因爲來⾃未來的若曦早已經知道歷史的結局,因此在與⼋爺分⼿時曾經給予⼋爺⼀些提⽰,提點他要⼩⼼年羹堯等⼈,卻種下⽇後四爺與⼋爺⾻⾁相殘的悲劇。⽽這雙推動悲劇的⼿便是若曦⾃⼰的⼿,當然⼤家都知道悲劇不是若曦⼀⼿造成的,⽽是作者虛構出來的,並⾮史實,但謎底在揭曉時,卻⾮常有⼒道。


擬真世界


上⽂論及⾓⾊,本⽂談論⾓⾊所置⾝的世界,對此李洛克提出「擬真」這⼀個概念。我則提出⼀個不同的觀點︰擬似奇幻世界觀。

爲何我提出這樣⼀個奇怪的觀點呢?

連寫實⼩説都逃不了虛實交錯的創作⼿法,擬真⼩説與寫實⼩説⼜有何差異?我認爲寫實之所以稱之爲寫實,並不在於真實性的含⾦量有多⾼,或者複製現實環境的技巧有多接近真實。

寫實之所以稱爲寫實,是緣於創作者所處的現實性。作者若是從⾃⾝所處的現實環境或是歷史⽂化出發⽽創作的⼩説,無論虛構的成分有多⾼,皆可稱爲寫實⼩説,即便是⾮常不寫實的武俠或是后宮類型⼩説也可以算是⼀種寫實主義,就連中國流⾏的歷史架空,其實也只是歷史事實架空⽽已,歷史情境與世界觀卻是讀者熟悉的帝王將相的故事。

在這裏我將寫實主義定義於︰作者在創作時,作者與讀者之間存在著某種共識,作者以此為前提所創作出來的⼩説,這種⼩説在讀者之間能夠產⽣共鳴,通常是因爲⽴基於某種共同的時空背景或價值觀念(無論是歷史的、⽂化的、信仰的、倫理的),這種世界觀即使是完全虛構的像武俠,我認爲是⼀種寫實的⼿法,⽐如后宮⽂學中對絕對皇權⾂服,武俠⼩説中透過復仇⼿段來取得正義等等。

作者在創作時已經假設了,讀者之中已經普遍存在了某些認知與價值觀,⽽且這些價值觀具有某種程度的普遍性,武俠世界中無論是⾎海深仇或是睚眥必報,報仇⾏爲全被俠義精神給合理化了,同樣的故事移⼊現代社會的情境中就會變成讓⼈無法接受。那是因爲武俠⼩説的作者事先假設了讀者與他⾃⼰皆有此共識,於是故事中⼈物的⼀⾔⼀⾏皆以此爲核⼼,圍繞著這個前提來發展、來演繹。

⽽我所嘗試創作的世界觀並⾮如此,無論是觀念的、倫理的或是物質世界,作者與讀者之間並無存在任何的共識,在此之下所構築出來的世界觀,其實是⼀種奇幻⼩説。奇幻⼩説是憑空虛構的世界觀,無前提、無共識、讀者與作者之間並無存在某種普遍性的價值觀。

但我所架構的世界觀中⼜無奇幻⼩説經常出現的魔法、⿁怪、超⾃然存在等元素,⼀切都在合理的物理世界之下發展,就連社會也是援⽤既有的歐洲社會,並未重新架構全新的世界,因此只能算是︰擬似奇幻世界觀。

李洛克提出「擬真」這⼀個概念,曾經讓我⼀度陷⼊思考,其實「真實」、「寫實」或是「重構現實」,甚⾄李洛克説的「負責記錄事實」,並⾮我個⼈的創作興趣與⽬標,相反地,我將真實⾯揉⼊虛構的情境之中,⽽寫實⼿法是將虛構揉⼊現實情境,我所致⼒的「真實情境的描述」,其實是為虛構情境服務的。

我⾃⼰不太能沉浸於⽞幻修真⼩説的情境之中,我猜⼤概是因爲⽞幻⼩説的虛構性太 強,⽽我⾃⾝⼜不具有作者所假設的背景知識,加上練功練仙轉世種種匪夷所思的情節,仙界⼜超出現實世界太過遙遠,因此在閲讀時難以在腦中形成具體的畫⾯與情境。凡是⽋缺畫⾯質感的故事,若是以⻑篇⼩説來説,會阻礙我融⼊⼩説情境,除⾮有著⾮常精緻細膩的描述來邀我進⼊仙界。

據我所知,讀者⼤多不喜繁瑣華麗的描繪,⼤部分的作者也不喜做這樣巨細靡遺的描繪⼯作。因⽽斷定,若不是⼗分熟悉這類型⼩説的⼈,其實在閲讀上是存在著⼀定的障礙的。

古典歐洲與古中國相較,完全是另⼀種類型的社會,按照另⼀套模式運作,即便我們熟悉現代歐洲,有⼤量的影視作品幫助理解,⼤多數⼈對於古典歐洲依然陌⽣。

因此,我的歐洲宮廷⼩説,其實也存在同樣的問題,歐洲宮廷對於中⽂讀者⽽⾔是陌⽣的,無論我所描繪的場景有多麽接近真實,只能算是在虛構某種世界觀,因爲我與讀者之間並不存在著任何的共識。

我在寫作時有個極壞的習慣,以研究藝術史的精神不厭其煩地去描繪細節、分析⾵格︰凡舉顔⾊、服飾、宮殿、裝飾品、⾵景……極⼒去呈現畫⾯的質感,再讓每⼀個細微環節與⼈物的所⾔所⾏緊密相扣。

擬真啊!⼩説⼈物所住所吃所穿的⼀切,無論是宮殿花園,花草氣候毫不含糊地全都被我⼀筆⼀劃地寫進去⼩説裏⾯。不幸的是,個⼈對藝術史有著極强烈的熱情,更有著藝術史學者那種不放過細節的頑固,連被畫家給塗抹掉蓋掉的也要⽤ X 光檢視⼀遍。

我想,讀者的眼睛被我巴洛克式眼花繚亂的⾦紋給虐待了。

讀者真的會對藝術史有興趣嗎?有興趣的⼈讀,沒興趣的⼈跳過,這是我⼀貫的態度。就如⾦庸武俠⼩説那些武功招數,我⼀律跳過,⾺虎算作已經讀過了,是同樣的道理。那我要抱怨⾦庸的⼑光劍影虐待了我們的眼睛嗎?

我曾經説過裝潢⼀棟房⼦,講求的是精緻與美感,我們邀請客⼈進來,客⼈雖不會細看屋裏⾯精雕細琢的做⼯,但會去感受精雕細琢所營造出的整體氣氛,然⽽,裝潢的做⼯若是粗糙⾺虎,就無法營造出精緻的美感,這種裝潢便是失敗的裝潢。

就如⾦庸⼩説中那些我從來不會去讀的武功招數,無法要求⾦⼤俠刪⽂⼀般,也不能刪⽂,那些武功雖是無⽤的裝潢,但沒有描繪武功招式的武俠⼩説就無法成爲武俠⼩説。

我娘覺得那些服飾宮殿的描述太過繁瑣囉嗦,若是跟后宮⼩説或是紅樓夢相⽐,其實我的描繪根本是⼩巫⾒⼤巫,與⼈家的華麗堆砌望塵莫及。我娘喜歡美麗的事物,但是要求不要呈現太多背景畫⾯,換⾔之要我蓋房⼦不要蓋成巴洛克⾵,北歐簡約⾵就⾏了,以後我會節制。

此外,「世界觀」的架構⼯作應該是要收⼯了,舞臺背景已經裝潢好了,接下來應該學著去寫劇情。

然⽽,描繪實景的訴求並⾮去反應周遭⽣活環境或是去關懷某種社會議題,我的興趣是⽂化與藝術,歷史與語⾔,憎惡現實社會。只寫⾃⼰熟悉的題材,⼤多取材於歷史與異國⽂化,以及⾃⾝所處的⽣活,並⾮臺北⼤都會,原因無它,因爲這些是⾃⼰最熟悉的題材。

⾄於會去寫以⾊列與俄羅斯,是因爲⾝邊的⼈與這兩個國家有著密切的關係,雖然不會希伯來⽂與俄⽂,在⽿濡⽬染之下這兩個國家對我有著强⼤的吸引⼒,就算⾃⾝從未在那裏⽣活過,也有最起碼的想像與認知。

⾄於爲何選擇異國為創作題材,除了⾃⼰本⾝⽣活在異國之外,異國情境與歷史情境所造成的「距離感」正是我所需要的,距離感能讓⼩説情境脫離現實,較容易處理虛實交雜的⼿法,創造另外⼀個與現實不同的世界。

有點像奇幻⼩説,只不過奇幻所架構出來的世界觀完全是虛擬的,⽽我所虛構與敘述的是以現實世界為描摹範本。

2022 年的⾃我期許是,在寫完那麽多「⼈物導向」的⽂字之後,想學著去寫「劇情導向」創作法,讓⼈物與劇情互⽣⽽緊緊纏繞相依,是不是曲折緊張、⾼潮迭起、揭發陰謀、謀殺探案的爽⽂呢?讀者們拭⽬以待吧!

我想⾃⼰⼤概傾向於,以⽬前的基礎來思考如何呈現情節豐滿的橋段,⼜不流於過於狗⾎的俗套,綿裏針,笑裏⼑,抽絲剝繭到最後都是陷害的陰謀,那⼀種類型的故事,⼤家都在寫,不差我⼀個⼈。

⾄於創作需不需要取悅讀者?讓讀者看得⾼興?這⼜是另⼀個議題了。


⾓⾊有了⾃⼰的意志


⼀年半以來寫⼩説⾄今,直到現在才知道,⾃⼰的寫法稱爲⼈物導向。

完全沒有事先擬定故事⼤綱,就單單以⼥主⾓的視⾓來觀察與對應外在的世界(⾃⼰架構的世界),有時候視⾓會轉換到男主⾓或其他⼈⾝上,但盡量避免過度的跳躍與轉換,將視線局限在⼀個⼈⾝上。

跨年 EP ⼤當機時,偶爾在網上讀到李洛克寫的寫作教學【故事⾰命】,才知道原來我這種寫⼩説的⽅式稱爲⼈物導向創作法。讀到時不得不驚呼,他所分析的這種創作類型與⾃⼰的創作歷程有著百分之⼋⼗的近似,另外百分之⼆⼗的不同是他所説的寫實⼿法,寫實並⾮我的⾵格,關於這⼀點在下⼀篇【擬真世界】我會再詳細討論。

⽣平第⼀次寫⼩説,不想受限於任何理論、架構與觀點,全憑直覺去創作,動筆之前未曾去閱讀寫作教學的書籍(我其實是無書可讀),真的是全憑直覺去寫。

⾮常驚訝⾃⼰怎會按照李洛克的説法去寫呢?以下是引⽤李洛克原⽂︰

有的⼈會說「⼈物導向」比較偏向文學⼩說、寫實⼩說、嚴肅⼩說,這類故事的發展往往是由⼈物⼼理上的變化所推動,所以也會特別重視⼈物本⾝的性格、經歷、處境,考量每⼀個細微的因素,讓⼈物擬真⾃然地推展劇情。

創作者為了探求⼈物內⼼的真實變動性,有時會主張故事是不需要打⼤綱的,⼤綱會扼殺真實感與可能性,認為只要創造了完整經歷、擬真處境、細膩性格,⼈物就會有⾃⼰的⽣命,剩下的就只是讓⼈物與⼈物間⾃⼰發展,作者只負責記錄。

所以這類創作者認為編故事的第⼀要務是先創造⼀個有⾎有⾁的⼈物,擬真⼈物會⾃⼰產⽣需求、⾏動與故事。只要設定好⼈物的性格與需求,將他們放在故事情境中,他們就會⾃⼰演出。

出自︰【⼈物導向:先想⼈物再編劇情


這段⽂字真的是與我的寫作⽅式不謀⽽合,動筆之前先構想⼥主⾓茉莉,⼀個⽣性猶豫柔弱的⼥⼦,與⾃⼰的衝動⽕烈截然不同。然⽽這個⾓⾊的靈感原先來⾃我家兒⼦,他是⼀個三語混⾎兒,跟茉莉⼀樣漂亮,⼼情溫潤宛若天使,只是性別與興趣不同。

當初提筆時⼼中也只有⼀個模糊的概念,原本是想把她塑造成⼀個⽩⽉光般純潔的⽩玫瑰,後來變成有污點的渣⼥,但也⽌於有污點,污點沒有擴散成癌症,這個⾓⾊若有幸,亦可以被理解為⽩⽉光上的⼀點硃砂痣。

⽩⽉光不實際,現實中的⼈在某⼀程度上都是渣男渣⼥,我選擇了後者。

當初下筆時,沒擬⼤綱,⼤綱是⼩説快要完成時從整體架構中抽繹出來的。劇情正如李洛克所⾔,完全由⼈物⾃⾝的性格與理念去推動,我也認爲先設定故事⼤綱會扼殺故事發展的真實感與可能性。

李洛克說這是「擬真」。

我的確致⼒於擬真的虛構世界的描繪,無論是建築、⾐飾、裝飾品、藝術品,都盡量以⾃⼰看過的實物作爲⽩描對象,對此更引援了藝術史的油畫分析技巧,充分展現⾃⼰對於藝術的偏愛。

此外,我看重⼈物的性格、經歷、處境的鋪陳,並在這個基⽯上來分析⼈物的⼼緒與情緒,或許正如李洛克所⾔,我試圖創作「擬真」⼈物。在創作的過程中,的確强烈地感受到⾃⼰塑造出來的⼈物有了⾃⼰的⽣命,宛若活⽣⽣的⼈︰


設定好了⼈物的性格與需求之後,將他們放⼊⾃⼰架設的世界之中,他們就會⾃⼰演出,彷彿⾓⾊有了⾃⼰的⽣命,有了⾃⼰的情感與執念,有了欲望與盲點,掙扎與⽭盾,⾃⼰會創作故事,有了⾃⼰的意志⽽脫離作者掌握。

與⼈在現實⽣活中頻頻⾯臨困難⼗分類似,⾓⾊與⾓⾊互動的結果,會產⽣衝突⽭盾、愛恨糾葛,對愛會有追求,對⼈會有怨恨,會有執著與失去、深愛與傷害。⼈物沉浸於困境之中不斷地掙扎辯證,意欲貫徹⾃⼰的意志,逐漸脫離了作者的掌控⽽獨⽴。

獨⽴?聽起來是件詭異的事,但的確如此。然⽽如何承受傷害與痛苦?

這是古往今來每個⼈都要去學會的⼈⽣課題︰學會如何接納異⼰與原諒他⼈。讓讀者在閲讀時能感悟⼈⽣,觸及終極關懷,原是當初提筆創作的本衷。我的創作原是呼應現實⼈⽣的,但並⾮以寫實的⼿法來創作,⽽是虛實交錯,虛虛實實,我⾃⼰將它看成︰

擬似奇幻世界觀。

⼈物導向創作法傾向借由⾓⾊的⼀⾔⼀⾏去探討梳理⼈⽣的意義,去思考⼈⽣中所⾯臨的困境與種種嚴肅的議題,抒發作者⾃⾝對⼈⽣感悟,適合哲學⼩説與嚴肅⼩説的創作。

李洛克如是說。那你說呢?

慢活小説

19.04.2021 by 薇亦柔⽌


我在第⼆部『朱夏花落去』中,曾經以相當⻑的篇幅來寫兩個情⼈之間的互動,系統出現了統計字數︰九萬字,我竟然⽤了九萬多字來寫戀⼈之間的繾綣私語。

我娘忍不住要問我了︰「⼥兒啊!妳寫了那麽多,怎麽都還看不到什麽情節發展?」

⼥兒便說︰「⼥兒想寫慢活,想寫⿊森林裏的慢步調,想營造在森林籠罩之下的閉鎖孤城與其中的慢調⽣活,我想發展⼀種漫活⼩説。情節是⼼理情節、時序情節、⼼緒情節、獨⽩情節,以⽣活細節所誘發的無限聯想來發展故事情節,讓意識剖析在意識流的⾨前徘徊,不得其⾨⽽⼊。」

「現在讀者喜歡看短⽂,若是情節不夠緊凑精彩,沒⼈有⼼思去看那種以哲思鋪張⽽成的氣氛與情境。」

「這個我也是知道的。」爲何我還樂此不疲?

這與我⽬前的⽣活環境︰⿊森林,無不息息相關。

今⼈與古⼈不同,今⼈不喜歡沉浸於漫漫悠⻑的時間流裏。⽽⿊森林裏的德國⼈似乎還活在古時,光是每星期的查經聚會,那種逐字討論的慢步調,⼜是些保羅書信中的短篇,沒什麽要緊的⽂字,⾮要説得很要緊。德國⼈啊!喜歡分析辯證,對鷄⽑蒜⽪的⼩事便有落落⻑的議論,這也就罷了,衆⼈莫衷是⼀……沒有⼀致的結論讓⼈焦慮啊!我⾃⼰也很不耐。這就是德國⼈的⺠族性,喜歡懸念。

這種⼈⽣態度很像六⼗四卦裏的最後⼀卦,未濟,所有的討論與爭論都留在懸念與未濟的狀態之中膠著著,未濟的前⼀掛是既濟,既濟接續未濟,完了之後,⼀切未完了,⽅能回歸乾卦。

在海德格的『存在與時間』中,將存在⼀詞分成︰Sein、Dasein與das Seinende等等等,時間性的存在,不斷地在時間流裏的存在,消逝與存有同時並存,存在唯有在時間流裏消逝才能彰顯出存在的本質,存在的本質是有時間性,便是das Seinende,難怪乎,德國⼈喜歡懸置未完結的狀態。

然⽽,我所寫的⼈是古⼈,是德國⼈,古⼈會因爲桃花謝了,⽽悼念傷懷,德國⼈會為了⼀個概念⽽分析辯證,在懸念中百轉千迴,⾄死⽅休。

⽽今⼈不會,世界上其他地區的⺠族,也鮮有如此好辯的。

我的故事沒有設計陷害、報仇雪恨、探案推理,只是純⾔情,實際上,無故事可說,何以我還是説了這麽許多?

真的有⼈在乎故事嗎?

真的!少了設計陷害、爭權奪利、報仇雪恨,故事本⾝變得無關緊要了,好像少了⼀探究竟的動⼒,換⾔之,看不下去了。

這兩天陪孩⼦看完連續劇『如懿傳』,結局超感動的,卻驚覺⼀件事,古代嬪妃們個個都是探案⾼⼿,特別是那個愉妃,如懿的閨蜜,從不爭寵,從不算計,專爲辦案,⽽她算計他⼈時,都是爲了查個⽔落⽯出,這種勇於追求真相的執著,讓我覺得很不可思議。

富有辦案⾵格的宮廷劇不只有『如懿傳』,之前和⼩孩⼀起看了『步步驚⼼』、『錦綉未央』、『延禧攻略』、『上陽賦』四齣連續劇(沒錯我們只看過五齣,不多也不少),真讓⼈覺得李未央與魏瓔珞就是福爾摩斯。

⼈⽣有這麽詭譎嗎?

當然啊!我只不過看了五齣,就不能斷定所有的宮廷劇都有推理⾵格。

罪犯、監獄、⿊道、陷害、殺⼈這些題材太難了,我⾃⼰便困惑了,作者本⾝若不是探⻑、警察、律師、法官、流氓、典獄⻑如何去寫出這樣的故事?薇亦柔⽌,此⾔差矣!寫武俠⼩説的⼈也不是個個武功⾼强呀!我⾃認想像⼒與認知很有限,那些沒經歷過的經歷,我是描繪不出來的,⽽⿊森林裏的⼈們,我是知道的。

衆⼈看世事詭變莫測,我則在⼭中坐看雲起時。

⽬前是⼀個快速流轉的世界,故事⼋卦充斥肆虐的時代,我想反其道⽽⾏之,讓我的⼩説像⼀篇抒情散⽂,讓不同的⽂化元素流散於字裏⾏間,舉重若輕,似有若無。

讓發⽣在普法戰爭前後,⿊森林裏的愛情故事,就像發⽣在中國⼗⼋世紀的清朝,讓⼀百五⼗年前的⿊森林能夠再度展現於今時,讓讀者感同⾝受。

⽽西潮與東潮的分析、⽐較、辯證、探索,猶⾃消融於後現代解構之中。

⾝爲⻑年居住於異⽂化的我,無時無刻無不感受到差異兩字,⽂化的不同所造成的思考⽅式的差異是如此地深刻,後現代的解構似乎從未有過,讓⼈清楚明⽩感受到的只有結構⼆字。

⼈桎梏於結構之中,這是⼈的局限,有意識、無意識地與之抗爭,是⼈存在的本質。

⽽解構只是表現⼿法,只是期許與追求,與實然有很⼤的距離。尤其是網路化之後的社會,⼈的期望與想法更趨於⼀致了,結構像⼀頭巨獸,更加牢不可破了。

不只有⼀個⼈想在我的⼩説中找到『傲慢與偏⾒』這樣的故事,對於我將古中國的元素注⼊其中很不解,別忘了,張愛玲的『沉香屑︰第⼀爐香』的男主⾓喬琪喬也是⼀個混⾎ 兒,張愛玲也不是以現代歐美⾵來寫喬琪喬,⽽『傲慢與偏⾒』的原⽂絕對⽐張愛玲更「古⾵」。

⼤部分⼈似乎懷著某種預期來讀某⼀種類型的作品,歐美⾵就不會是古⾵,古⾵就不會是歐美⾵。⽽我⾃⼰也不是如此嗎?⾔情+推理,在我⽼舊的思維裏,無法歸類,⼗幾年沒看連續劇的我,只有驚訝無⽐。

⽂⾵是⼀回事,⽽我由衷期許著,在地球上某⼀個⾓落,也會有⼈追尋同樣的慢調⽣活,慢⽽深刻的思索,慢⽽深情的愛情,慢⽽執著的追求。愛情本⾝的發展,即是故事情節,戀⼈之間的互動即是⾔情本⾝,局部處理便是架構處理,⼈物的内⼼世界便是宏觀世界。

每⼀個物品的質地與⽣活的細節,都能引發⼈去探究、去嚮往、去追尋、去感受、去體會,都存在在這個宇宙之中,花開花落,都是我們⽣命中的⼀刻,都令⼈感動。

關於薇亦柔⽌創作歐洲古典愛情四部曲的⼼路歷程,請參閲四季⼼曲之【何以古⾵寫孤城春深處

何以中國古風寫歐美

27.04.2021 by 薇亦柔⽌




⼩説『 孤城春深處 』是⼀部⾮典型的作品,以中國古⾵寫歐美,與⼤家所熟悉的歐美⾵完全不同,寫的並⾮中國古代或是架空朝代,讓⼤家讀起來很不直觀,有種歷史與場景錯置之感。

我也知道⼀部需要解説與注釋的作品不是好的⽂學作品,原本無意解説,⼀切隨緣。後來想想,⾃⼰只不過是個素⼈,既然作品不登⼤雅之堂,也不必在乎⾃⼰寫得好還是不好,就當作練習,既然有⼈問了,我還是解説⼀下。

【創作源起】歐美古⾵的構思得⾃於穿越⼩説,我原本不知何爲穿越,所閲讀過的穿越

⼩説統共也只有『步步驚⼼』⼀部,⽽且還是在⼀年半前陪兒⼦看連續劇時,⼀時好奇上網查了⼀下,順便把原著找出來看,是我看的第⼀部 IP 劇。⽽吸引我去看『步步驚⼼』的原因是,很多年前曾經看過『康熙王朝』,原本想以連續劇來讓孩⼦認識中國歷史,看『步步驚

⼼』時,裏⾯的歷史邏輯深深吸引了我。那時,我家研究物理學的爸爸正在瘋『 Dark 』,我們做了⼀些討論。

在『步步驚⼼』中,⼥主若曦因爲⾃⼰的先知與提點,卻無意中造成⼋爺對四爺發難,

⽽導致⽇後⾻⾁相殘的悲劇,原本因爲愛⽽仁慈,卻因爲愛⽽造成殘忍的結局,若曦因⽽抱憾終⾝,抑鬱以終。

穿越所造成的悲劇,是令⼈感動的。但我在讀『步步驚⼼』時,卻得到⼀個感覺,若曦的⾔⾏思想彷彿沒有穿越,那種對君權無條件的忠♛與奉獻,只存在古代⼈的思維模式之中。⽽穿越這個主題,除了結尾處理了因時光穿越⽽產⽣了時序的邏輯問題之外,似乎很少在⼩説中表現出來。

我覺得遺憾的是,作者並未處理古今的差異與思考模式的衝突,讓我覺得若曦根本沒穿越,⼥主的異類⾝份似乎不是那麽地重要了,只不過是先知罷了!最後雍正也意識到若曦是來另⼀個時空,他卻問了,「那⼜如何?這有差別嗎?」

其實真正引發我進⼀步去思考的卻是雍正的這句話,這有差別嗎?愛的確可以跨越時空、跨越國界、跨越差異,這便是我要處理的議題。

於是我創作了茉莉這樣的⼀個⾓⾊,不以穿越,不去探討現代物理學的複雜的命題,只是以混⾎兒的⾝世,以古中國喻「古」,以⼗九世紀末的德英法喻「今」,創作出以古⾵寫歐美的⼩説⾵格。不同的是,茉莉是從「古」穿越到「今」,從古⽼的中國穿越到現代西⽅世界。她的委婉、内向、含蓄、敏感、細膩,只看到⽣活細節,處處顯得與⼤環境格格不⼊。因此我⼤部分的篇幅都是在處理局部,油畫的筆觸,花草所引發的感觸,中國古詩⼈的情懷,專注於意識流式的⼼緒獨⽩,⽽⾮處理歐洲那種宏觀的系統性思想,尤其是對德國的系統哲學與系統神學都只是側⾯論述。




【德英法三位男主⾓】本書⼤多以⼥主⾓茉莉的中國視⾓,來觀察普法戰爭前後,德法瑞交界、⿊森林中的貴族社會,内隱著歐洲德英法三强在政治與⽂化上的衝突,⽽這個衝突與緊張並⾮直接攤在舞臺上,⽽是緩緩不經意地流動在書中幾個⼈物之間。

男主⾓莫利斯代表著來⾃法國的⽂化,他的細膩,對美感的執著,象徵著精緻華麗的巴洛克⽂化。法國是個曾經稱霸歐洲的强權,隨著拿破崙家族退出歷史舞臺,⽇落西⼭,普法戰爭更是徹底地將法國擊毀,從此沒落,德國取⽽代之。⽽第⼆男主⾓雅各所代表的正是德意志帝國興起時的普魯⼠⽂化,鐵與⾎的軍國主義創造了盛極⼀時的德意志帝國。第三男主⾓海因⾥希王⼦,在第三部『深院鎖清秋』登場,是維多利亞⻑公主的次⼦,⽇後德皇威廉⼆世的弟弟,所代表的是反對俾斯⿆的軍國主義,倡導英國⾃由主義⽂化,亦是此系列中唯⼀真實的歷史⼈物,其⼈是有歷史根據。

百⽇德皇腓特烈三世在普法戰爭中差⼀點被判叛國罪,當時他還是皇儲,他的妻⼦維多利亞⻑公主,也就是英國維多利亞⼥王的⻑⼥,被譽為史上最爲出⾊的王儲妃。⽽德皇腓特烈三世在其⽗瀕危時,曾經與維多利亞⻑公主返回英國探親治病,據推測皇儲夫婦在此⾏中曾經携帶⼤量的⽂件奔向英國,就是將叛國的證據帶去英國保存。⽽維多利亞⻑公主與⽇後登上帝位的⻑⼦威廉素來不和,卻與次⼦亨利相投,亨利( Henry )德語稱爲海因⾥希( Heinrich )曾經到過中國,晉⾒過光緒皇帝,是歐洲第⼀個晉⾒中國皇帝的歐洲王室成員,因此,我選擇亨利王⼦作爲英國⾃由主義的代表,成爲故事中的第三男主⾓。

⽽這兩位王⼦便是維多利亞⼥王的外孫,第⼀世界⼤戰被戲稱為表兄弟之間的戰爭,不無道理。我寫的便是這樣的⼀個歐洲貴族社會,互相聯姻,互爲⾎親,但⼜互相攻訐,互相爭⾾。

歐洲王室與中國後宮不同,中國後宮⼩説的主題⼤部分圍繞在爭寵爭王位上,⽽歐洲王室采取嚴格的⻑⼦繼承制與⼀夫⼀妻制,⾾爭的⼿段便有所不同了,聯姻便是主要的⼿段之⼀,透過聯姻將外國勢⼒引⼊,讓⾃⼰的後代成爲其他國家的王位繼承⼈,因此歐洲國家⼤多統治者並⾮源⾃本國,例如,英國王室原本來⾃德國漢諾威。然⽽歐洲各王室錯綜複雜的系譜學,便是寫歐洲歷史⼩説最⼤挑戰,要寫⼀個⼈便要追溯到他的祖宗⼗⼋代。

【中國⼥主】⼥主⾓茉莉是⼀個⽣於中國、成⻑於澳洲、中英法三語混⾎兒,創作靈感其實是來⾃我⼗歲的兒⼦,我兒⼦便是⼀個中英德三語混⾎兒。使⽤三語為創作元素,但⼜以純中⽂為語境,是我這幾年來研究雙語三語⽂化的⼀點⼩⼩的⼼得,對此我提出 hybrid ⼀詞,中⽂譯爲雜交⽂化實在粗俗,因⽽改爲駁雜⽂化。

故事情節是,茉莉在丈夫死後,獨⾃帶著遺孤來到⿊森林繼承爵位,⽣活於德語環境之中,卻懷著古中國的情懷來⾯對新的⽂化與環境,因此我選擇半古半今的⾏⽂⾵格來陳述。以穿越的概念來解釋,茉莉便是從古中國穿越到西⽅現代社會。我寫的主題並⾮歷史本⾝,

⽽是「穿越」所造成的⽂化差異與衝突,對此議題無意以⽂化社會學的⾓度去做系統性分析與討論,雖然這才是我的本⾏,既然改⾏寫⼩説,便嘗試著以⽂學創作的⼿法來寫,有意無意地觸及這個主題,但不提出概念分析與闡述。




【駁雜⽂化】⿊森林的萊茵河⾕地是⼀個⽂化上相當特殊的地⽅,它是德法瑞⽂化匯流的⾦三⾓,這裏的⼈説的是施⽡本語,頗有法語⾵格,省略字尾、提⾼聲調、拉⻑尾⾳、後置式修辭……都讓⼈聽到濃濃的法國腔。

茉莉與莫利斯擁有共同的法語背景,兩⼈皆代表著⽇⽿曼主流⽂化中的孤島,兩⼈之間形成⼀種獨樹⼀幟的互動模式,我稱爲駁雜⽂化( hybrid ),駁雜⽽不與主流交流或是融合,⽽是並列共⽣,雖然也有交集交融,也會產⽣誤會衝突,但⼤多時候是各安天命,不解構,亦⾮結構。混⾎兒⾃⾝並⾮單純地⿊與⽩混合體,⽽變成灰⾊,⽽是有⽩、有⿊、也有灰,是多元駁雜的。

⽂化交流會經歷互相認識、理解、學習、接納的過程,才會有⽂化融合的結果,⽽混⾎兒並不需要這樣的學習與交流,⽽是⽣來便是如此,繼承了⽗⺟兩⽅的⽂化,同時亦從中產⽣了⾃⼰的⽂化,所謂的第三⽂化,茉莉這個⼈物便是表達了這樣的⽂化特質。再者,⽂化交流應該是雙向的,現實世界中雙向的⽂化交流從未發⽣過,只有單⽅的⽂化輸⼊,西⽅⽂化是被輸⼊到東⽅,⽽歐洲從未真正以對等的質與量接受過東⽅⽂化。

茉莉⾃⾝是中英法三語⼈,⽽她的⺟親則是⼀個來⾃中國的⼤家閨秀,茉莉⾃⼰⽣⻑於道光咸豐年間的中國,晚曹雪芹⼀百年,她來到⿊森林時,中國還在同治年間,光緒皇帝還未登基。她與⽗⺟在中國住了⼗年,⾃幼接受中國古典教育,⼗歲之後,才與⽗⺟⼀同移居到澳洲。⼩説中强調她與⺟親的關係⼗分親近,認同⺟族的漢⽂化,家庭教育是傳統中國教育,但也受西⽅教育,熟稔聖經。

茉莉的⽗親是法國貴族,來⾃亞爾薩斯,亞爾薩斯⼈其實是⽇⽿曼⺠族,⻑期受法國統治,⽽她的⽗親馮舒⽡⾝負王命,⻑年帶領法軍駐守南洋,因⽽在中國與她⺟親結爲夫婦。她的伯⽗國王堡伯爵代表著萊茵河左岸的勢⼒,⽽右岸便是故事中三⼤家族︰霍亨堡、梅根堡與寧芬堡的勢⼒範圍。

茉莉這個⾓⾊代表⼀個中西合璧的駁雜⽂化,⼩説中引⽤⼤量的詩詞與聖經,便是想營造這種中西並列的氛圍,德英法原⽂都是我⾃⼰翻譯,聖經譯⽂有時會改動和合本譯⽂,引⽤許多讚美詩歌,不想被批評為抄襲,因此注釋有點多,是想對原作者表⽰尊重。既然西⽂引⽂必須注釋,中⽂引⽂也順帶加注,以免厚此薄彼。

【地理場景】⼩説中所描述的宮殿在現實世界中真實存在,但是我是以虛虛實實的⽅式來寫,也就是說,除了雪梨華⽣灣( Watsons Bay )之外,霍亨堡、寧芬堡、梅根堡、國王堡、瑪瑙花園與蒂蒂湖並⾮百分之百等同對應於真實世界中的︰ Schloß Hohenzollern,Schloß Nymphenburg,Schloß Meggenhorn,Château du Haut-K œ nigsbourg,Insel Mainau 與 Titisee,霍亨家族亦⾮普魯⼠王室霍亨索倫家族。

我采取的是「真事隱」的⼿法,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這些宮殿都是營造場景的元素,⽽⾮現實世界的再度呈現。

霍亨索倫堡原是位於⿊森林附近的⼭丘上,我把它放在蒂蒂湖畔,瑪瑙花園其實位於博登湖畔,我也把它放在蒂蒂湖畔,梅根堡則在瑞⼠琉森湖畔,寧芬堡位於慕尼⿊,我則把它們放在萊茵河⾕地。國王堡、孤獨宮、無憂宮與凡爾賽宮的地理位置基本上不變,書中對這幾座宮殿的描述也較趨近於寫實。




【古⾵⾔情】德法瑞邊界的⿊森林與萊茵河⾕地正是我⽬前⼭居之地,我以原⽣家庭的漢⽂化背景,加上⾃⾝實際的經歷、藝術史的興趣、哲學神學的認識,創造出⼀種巴洛克式賦格⽂化,感覺上有點像是波茨坦無憂宮前的中國茶亭(Chinesisches Teehaus 請參看封⾯),不中不西,不古不今,⼜虛⼜實。

但爲何以古⾵來寫歐美?有些讀者提出這⼀個問題。

很可能⼤家已經習慣了,歐美的故事都不是使⽤古典⽂⾵⾏⽂,我們極可能將珍奧斯汀與 Danielle Steel 兩位作家皆以現代的⽂⾵來翻譯,卻忘記奧斯汀的⽂⾵很明顯然地古⽼了很多很多,但在中譯⽂中,我們⽐較感覺不到。我讀過的⽂學作品很少,且以這兩位作家來⽐較,只不過她們的書,我⾃⼰剛好曾經讀過原⽂,我最愛的『傲慢與偏⾒』,出版於 1813年,⽐『孤城春深處』的時代早半個世紀,我讀得很⾟苦,因爲語⾔太古⽼了。⽽ Danielle Steel 是現代作家,她的書不管多厚,我都能很流暢地⼀⼝氣讀完,雖然我並不是⾮常喜歡她所寫的故事。

不可否認的是,我多少受到『傲慢與偏⾒』的影響,⼥性爲了追求社會與經濟的保障,將婚姻作爲⼿段,與奧斯汀不同的地⽅是,我想探討的是,在這樣的⽣存⽅式中純愛的可能性。

我要以『傲慢與偏⾒』説明什麽事?

歐洲的語⾔與歷史也是經過悠久的演變,西⽅語⾔社會也有經過「古⽼」的階段,英⽂如此,德⽂亦如此。我以前在德國⼤學裏曾經修過中世紀史,中古德⽂完全讀不懂,⽽德國同學卻都去修了中古德⽂,原來他們也讀不懂。

全世界被翻譯最多的⼀本書便是聖經,就以路德聖經這⼀個譯本⽽⾔,也是經歷了由古 到今 500 年的歷史,最新的路德 2017 版,也就是宗教改⾰ 500 年紀念版,便被批評得翻譯得太現代、太⼝語了、慘遭衆⼈詬病。

再拿另⼀個具體的例⼦來説,⽐普法戰爭早約 80 年的康德,啓蒙主義最重要的⼈物,他的⾏⽂,甚⾄單字的拼法,與現⾏德語有很⼤的不同,雖然讀起來並⾮中古德⽂完全不懂,康德時代的德⽂已經屬於現代德語了,撇開康德本⾝的難度不談,就純語⾔⾯相,那時的德語與先⾏德語還是有很⼤的差異。

我所寫的時代是普法戰爭前後,150 年前的⼈、語⾔、⽂化與現代德國⼈有很⼤的出⼊,私以爲古⾵⽐較適合故事中的時代背景。

那麽,清末的中國是如何處理外國⽂字作品?光緒皇帝推⾏維新運動,那時滿清政府翻譯了⼀些西⽅的作品,基本上是以⽂⾔⽂來翻譯,⽽光緒之前早已經有了⽩話⽂學,古典⼩説『紅樓夢』基本上就是⼀種⽩話⽂體,⽽現在所謂古⾵網路⽂學,語法⽂⾵其實與古典⼩説最爲接近,甚⾄⽐之更加⽩話。

清末⺠初,五四運動之前,外⽂書的翻譯也有以⽩話⾏⽂的,我最熟悉的便是和合本聖經。和合本聖經 1890 年開始翻譯,到 1919 年新舊約全部出版。聖經的翻譯通常是新約很快就能完成出版,可⾒新約和合本早在世紀之交就已經廣爲流⾏了,和合本譯經時間早於⽩話⽂運動,譯者全都是外國傳教⼠,所使⽤的⽂⾵也是偏向⺠初的不古不今。

⼤體上,我以和合本聖經的⾏⽂⾵格來寫『孤城春深處』,古今參半,不古不今,不想讓⼈覺得是宋元明這麽久遠,⼜是讓⼈覺得時代是在同治年間,⼜還不到⺠國初年。

聖經記載的是兩千年以前的事情,若是完全以現代漢語⾏⽂,讀起來太過現代感,我⾃⼰因⽽不喜歡新的譯⽂,固執於和合本,和合本成爲流傳最廣的中譯本聖經,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爲新譯本都讀不出歷史感。

我選擇以不古不今的⽂⾵來寫『孤城春深處』⽴意也在此,以帶有古⾵的語氣來凸顯久遠的年代,以免失去了歷史感。

那麽,以中國古⾵來寫⾦髮碧眼的歐洲⼈,有沒有違和感?讓我們來看張愛玲的⼩説,最近拍成電影的『沉香屑︰第⼀爐香』的男主⾓喬琪喬,便是受西式教育的混⾎兒,張愛玲筆下的許多洋⼈,也是以古⾵或是⺠國⾵來描述,有沒有違和感?⺠國那個時代造就了⼀種東西交雜的⽂化氛圍,正是我這部⼩説企圖追求⽂化氛圍。




【寫作背後的企圖】我寫的是巴洛克式的混⾎⽂化,中西混雜,古今交錯,賦格式⽽⾮多線,現代性思維以古⾵來表現,多語思維但⼜以純中⽂的語境來書寫,所有的外語全部⾃⼰翻譯成中⽂,避免中西⽂夾雜不清。

⺠初有類似的氛圍,西潮東來,古中⽂⾯對西語的衝擊,中⽂世界產⽣了根本的變化,我貪圖便利因⽽使⽤⺠國⾵來寫作,來凸顯不古不今的語境。我也不知道⾃⼰寫的是不是真的⺠國⾵,憑著主觀如此認定,客觀還要經過讀者⾃⼰去感受與判斷。

【⾃⼰的局限】我⾃認是⼀個不具有想像⼒的作者,⼤腦中只有概念,沒有故事,遂以⾃⼰熟悉的題材與概念作爲⾻架,將故事⼀⼀填⼊概念之中。會選擇這樣的題材來寫作,是因爲德英法三國無論是語⾔、⽂化、歷史、⺠族性、⽣活環境是我⽐較熟悉的題材。

但要以中國⼈的思維去展現歐洲,便先要凸顯中國語⾔⽂化的特徵,來顯⽰這是以中國「古」⼈的⾓度所理解的歐洲。

⽽中國的詩詞與哲學這⼀個元素,在學界最爲歐洲⼈所贊揚,限於我所學所經歷的,中國詩詞與哲學也是我⽐較熟悉的領域,因⽽選擇這樣的元素來代表中國⽂化。這並不是説,中國在其他領域便乏善可陳了,⽽是剛好這個領域是我⽐較熟悉的,其他領域沒有深⼊接觸過的,像是武俠⽞幻中醫也是西⽅⼈對於古中國印象⽐較深刻的元素,但我沒有接觸過,只能局限於詩詞來做中西並陳、古今交雜的⽂化之旅了。


真摯地歡迎您來品嘗薇亦柔⽌掌厨的滿漢全席,美國⼈稱爲 fusion 的宴饗︰【 孤城春深處 】與【 朱夏花落去

關於薇亦柔⽌創作歐洲古典愛情四部曲的⼼路歷程,請參閲四季⼼曲之【慢活⼩説

評論的評論︰見己而省


  這次十日談的活動,我參與了四篇評論的撰寫,發佈之後,想當然爾,四位作者們對於評論都有所反應,只是反應的强度不一。正常!人原本就關愛自己精心撰寫出來的文字,無論是誰都會有情緒波動,要是我也會如此反應。

  比較特殊的是,主辦者Ari與我在網上臨場探討了她的作品『見己而省』,我們各自對於鏡子的理解持著不同的觀點,一起評論了我的評論『《十日談》見己而省』,宛若兩面鏡子對照,反映出無限的鏡像︰評論的評論的評論⋯⋯

  無限的可能性。

  這個現象深深地吸引著我,引領著我更深入地去思考一些問題。

  以往寫分析與批判都是針對已經作古的大師,爲學原則要求我們不能重述文本内容,而是提出自己的批判觀點。一向不寫影評、樂評、書評,就是因爲一直以來分析批判文字寫得過渡與浮爛,想卸去堅甲寫文學軟性的文字。

  雖然慣於撰寫論述性的文字,但寫了評論,又能直接與作者討論自己的評論,這倒是頭一遭。

  與Ari討論完畢之後,心中第一個浮現的念頭︰是要以現象學還是詮釋學的觀點來看待這個問題?

  以胡塞爾現象學的觀點來看,人對於任何客體現象的理解都帶有某種程度的主體意向性。從事物理學研究的諼爸常言,讓數據運算出的結果與最初的假設與命題相吻合,科學研究真的是探求真理嗎?還是只不過是撰寫論文的需求罷了!連物理學研究都是如此了,更何況是探討人性與情緒的文學作品。

  我們都是以主觀眼光來看待現象世界,而主體意向性的構成(養成)主要是來自我們的生活世界(Lebenswelt),來自經驗世界的「背景」或「視域」,有趣的卻是我們在言説當中,並非全然地「主觀」,所有的理解又同時都指涉某種程度的客觀性。這是現象學的精要︰人誤認為自己的觀點指涉著某種客觀性,因這種錯覺卻繼續不斷地陳述主觀意見、期待對方客觀地回應。

  以我理論抽象思考的背景和Ari西洋文學訓練的背景,這兩個領域側重原本就不同了,有趣的是我們在一同探討一部作品時,在討論中又指涉著某種客觀性︰對於鏡子的理解。卻撞擊出相當不同的詮釋觀點,其中的過程真是峰回路轉,值得令人玩味。

  我必須承認,自己是一個意向性相當强烈的讀者,否定客觀理解的可能性,偏重主觀詮釋。自己的閲讀策略是先從文本中解碼出幾個抽象概念,讓描述、情緒、人設、情節都圍繞著這些概念去串連,在『見己而省』這部作品中,我找到的是鏡像的兩義性與虛實的矛盾性。

   Ari當初在構思鏡子時,有一個層面是我沒有讀出來的,鏡子象徵著主角克萊倫斯的自制力,所以他不時聽到鏡子慢慢裂開的聲音,代表著他的自制力一點一滴地在崩潰之中。鏡子同時也是象徵著主人翁與自我情感的疏離,他在旅店的那夜幾乎認不出鏡子中的自己,因為生活拮据,長期壓抑著那些情緒,壓抑到自己不再認得那些情緒了。

  雖然在故事情節發展的過程中,他的情緒一直都是處於平靜的狀態,甚至是「應該要感到憤怒悲傷,但他什麼都感覺不到」,最後象徵自制力的鏡子卻在龜裂,龜裂一方面讓他脫離了「如鏡的品格」的家規束縛,另一方面讓他懂得發洩自己的情緒,他憤怒地與碼頭工人扭打起來。

  最後鏡子也碎了,他徹底地擺脫「見己而省」的束縛,終於能在河水的倒影裡認出自己來,與自己和解,自我不再疏離,接納了自己。

  以上是作者對於自己的作品的理解。

  作者原先的構想是,鏡子代表著主體性的異化疏離(Entfremdung),爲了要保持如鏡的品格,主人翁一直壓抑著自己的情緒與憤怒,而鏡子破碎即是主體揚棄了異化疏離的存有狀態,超越了家族包袱,掙脫如鏡品格的束縛,最後從河水中又看到是一個「完整」的自己,接納河水中的自己,與自己和解,若以這樣的角度去解讀,辯證法的況味更加濃厚了。

  這一個觀點其實作者在「後記」中有提到,而我想寫出不同的觀點,便將結局詮釋為,他的憤怒是爲了要維護自己最後的尊嚴、家族的尊嚴,而以往在鏡子中所看見的形象卻徹底的破滅了,我著重於分析鏡像的兩重義︰實像與虛像之間的辯證關係;並以鏡像虛實兩義對應主角的雙重身份,貧窮與富貴。

  作者在討論中還提出一個問題,故事結尾主人翁又繞回到「見己而省」上面,理論上「見己而省」應該要捨棄了,她不確定這樣會不會讓讀者在意義上產生混亂,雖然可能結尾的「見己而省」的意思已經跟原來有所不同了?

  我後來想到,禪宗中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來描述參禪心路歷程的轉折︰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1]

  作者最後讓結尾回歸到「見己而省」,不就是説明禪學的這個道理,主角回到「見己而省」,便是︰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

  他不僅是與自己和解了,也與束縛捆綁他的家訓和解了,心理重重壓抑抵禦的歷程最終徹底地放下,他心中不再有怨懟,讓家訓回歸「如鏡品格」的純淨本然。

  很難得的是,一篇短篇能讓人暢快淋漓地思索這麽多,產生出多重意象、多層次的效果,歧義的產生反而更顯現出這篇文章在構思上多具巧思。


[1] ​ 這是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所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語出『指月錄』卷二十八。


《十日談》見己而省

  
作者︰Ari
評論回饋員︰薇亦柔止


  作者一開始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主人翁克萊倫斯身上已然磨損、卻還殘留著昔日風光的衣著,旋即簡約地從一雙失意疲憊的目光,帶出一個家道中落的世家子弟的悲哀。緊接著,主角便來到了一家當鋪,典當了一隻珍藏多年的銀質懷錶,口袋的空如,心裏的空洞,早已什麽都不剩了,若不是落魄到走投無路的地步,他絕不會典當這件愛物。

  從當鋪街角一隅,情節便轉入宏觀的歷史脈絡之中,帶入了工業革命的巨輪,透過紡織廠種種細節的描述,讀者腦中馬上浮現出『織工馬南』裏的情景︰惡劣的工作環境、勞力被無情地剝削、卑微人物的絕望等畫面。時代巨輪無情地碾過無產階級,如今也輾轉壓境,碾碎了輝煌一時的豪門——保列特家族。隨著大廈的傾倒,克萊倫斯個人的命運也被捲入時代的漩渦之中,無力抵禦。

  這隻懷錶原本是美麗的表姑所贈與的生日禮物,裏面珍藏著克萊倫斯對表姑的懷念與愛慕之情,象徵著悲慘世界中唯一僅存的美好。他是如此珍視此物,彷彿生命中一切輝煌的過往全濃縮在這小小的銀質之物中,是僅存下來的光明與慰藉,是荒漠甘泉,是雪夜火爐,是心靈的渴望與寄托,在他眼中原本是無價之寶,在當鋪老闆眼裏卻只值十英鎊。

  當他口袋攥著僅有的十英鎊時,這時卻出現了當地的地痞流氓,來掠奪他最後的財物,他拼死都要捍衛這僅有的,作者在這裏寫下了一段非常具有震撼力的句子︰「爲了苟活他不得不把肉體賣給機器,把靈魂賣給了魔鬼,爲了苟活,他捨棄了她贈與的一切,他們不能連這個都奪走。他們不能。」

  故事進行到了這裏,突然有了新的轉折,讀者原本以爲克萊倫斯要捍衛的是口袋裏最後僅存的十英鎊,但作者卻著墨於一個吊墜,原本將注意力放在懷錶上的讀者,這時目光不得不回顧起這隻曾在前文被精心描繪過的什物。然而這隻嵌有鏡子的吊墜,卻在與流氓扭打時,碎了。這時讀者才恍然大悟,克萊倫斯在意的並不是錢,而是吊墜裏的鏡子。而真正破碎的也不是鏡子,而是他最後的尊嚴。

  最終的最終,克萊倫斯所見到的鏡像,全都「破」滅了,鏡子多年來所反映出來的高貴形象,如今落魄到一貧如洗,連最後珍藏的寶物、情感、靈魂都得一一出賣,難道他一直以來所見到的都是個假象?

  鏡像虛實的雙重性是全篇故事的核心。

  作者抽中的元素是詛咒、鏡子與雙重身份。以特出的手法地將「雙重身份」這一個元素,運用貧富貴賤的强烈對比呈現出來;同時也遙遙呼應了另一個元素,顯赫家道沒落的「詛咒」;旋即嵌入第三個元素,家傳的「鏡子」,保列特家族相信,鏡子破碎是種詛咒。三個元素環環相扣、完美無縫地融合在「鏡子」這一個物件之上,同時也清晰明確地體現在克萊倫斯這個角色設定之中。

  鏡子不但深化了主人翁雙重身份在本質上的矛盾性,在另一層次上鏡子還凸顯出另一個矛盾點︰鏡象世界的虛幻與現實世界的殘酷。主人翁從鏡象中所認識到的自己,受到良好的教育,讀過狄更生與王德爾等等等,並非在鏡子破碎那一刻才消失,而是早已不復存在。他最後不免質疑,在鏡子中看到的是曾經的自己,原本高尚的自己,還是眼下殘破不堪的自己?

  鏡子可曾忠實地呈現過自己?他看見的是幻影,還是實然?抑或,鏡中的形象才是他真實的形象,扭曲的卻是現實世界?

  哪一個才是真的?哪一個又是假的?

  他是否有浮生若夢、鏡花水月的頓悟了然?

  最後作者不置一詞,以開放性結局,留白是讓讀者自己從中去思索玩味。

  從細膩描繪貧窮悲慘的存有狀態,到精心營造耐人尋味雙重身份,並嵌入鏡象來凸顯其兩重意象,以三元素錯綜交織的關係來呈現文字背後抽象層面的多重意涵。這是一篇構思精巧的短篇,在結構嚴密的佈局裏,若説有疑點、閲讀時會產生疑惑的,大概是懷錶與吊墜這兩件物品容易產生混肴。首次閲讀時,誤以爲是那個當掉的懷錶的鏡子破了,臆想爲倒敘手法,錯認為克萊倫斯最後要捍衛的是表姑所贈予的,及其背後所象徵的一切,還有那幽然微妙的情愫。

  故事進行到末段,才恍然大悟,作者側重的原來是嵌有鏡子的吊墜,克萊倫斯捍衛的是家族顔面以及如鏡的品格。作者曾在文中巧妙地穿插了一段地面冰裂的聲音,事先做了敏感性的預警,讓人在最後鏡碎的那一刻猛然驚醒過來,同時也點出『見己而省』這個核心議題︰那個在細微的破裂聲中驀然瞥見的自己則是個從未正視過的「自己」。